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
作者:武国丽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0
        [ ]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面对这石壕村内这一惨酷的现实,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他的立场是什么,他的难为在哪里?本文分析了杜甫在这辗转难眠夜里的忧国忧民情,试图更为客观深刻地剖析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的意义。
        [关键词] 杜甫;《石壕吏》;赏析
        作为诗史的代表作之一,《石壕吏》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八年级上册。该诗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了诗人途经石壕村一夜一朝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其主体内容为老妇在差役威逼下对一家遭遇的血泪控诉: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生离死别的惨事,衣不蔽体的困窘,老弱妇孺的可怜,捉人小吏的怒斥,再再令人升起同情之心。于是,热血赤诚的初中生们不禁怨愤地质问: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站出来扶助弱小、站出来伸张正义。
        孩子们的善良与热诚值得鼓励,但是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身份立场,我们仔细地想想,杜甫还真的不能站出来,或者说,杜甫站出来又能干什么呢?
        是斥责捉人小吏的狡诈粗狠吗?他们或者也会抱怨、辩解的吧。谁大晚上的不想好好睡觉哇?如果不是军情紧急,上边的征兵令催得紧,我们愿意跑这趟差呀?如果不是这帮刁民老想着逃避兵役,白天躲躲藏藏的,不到人影,我们怎么会晚上才来捉人呢?说我们态度不好,步步紧逼,可是您也听到了,这老太婆她不逼不说实话呀。不逼,不逼我们怎么完成任务,向上头交差?您说的倒是轻巧。再说,您凭什么来管我们,您有这权力吗?您一个华州司功参军好像还管不到我们这个衙门口吧?而且,您老人家可是官府中人,这位置您可得站准喽。阻碍公务、贻误军机这罪名您可不该担,想担您也担不起。——瞧吧,这狡诈的小吏他就是个混不吝,您一个问题问过去,他早有七八个理儿在那儿等着呢。您要是拿律法跟他们说事儿吧,他肯定又会说: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大人您是读书人,这事急从权的道理您肯定比小的们懂得多。现在咱们前边的军队可是已经被打得差不多了,再不征人,河阳就没人守了。到时候,万一叛匪的军队杀过来,可就不是抓几个兵那么简单了,不说杀光、抢光、烧光吧,那也差不了哪儿去。现在不拉人顶上去,就擎等着被灭吧。——是啊,形势如此,不得不然。谁让咱们赶上乱世了呢?都说杜甫之死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要怪呀,您就
怪这兵荒马乱的世道,怪那犯上作乱的叛匪吧。
        是告发逾墙而走的老翁吗?且不说老翁一家收留了奔波在外的诗人留宿,诗人回过头来告发人家有违道义,有点恩将仇报的感觉。就说老翁逾墙而走的行为本身,虽说于国家大义不合,但情理上也不是说不过去的。您看,人家一家人青壮都被抓了丁,三男二死,活着的那个也极有可能十死无生;家里边剩下的不过是一个尚在吃奶的小孙孙,一个因孩子吃奶尚未改嫁的儿媳,还有年迈体弱的老两口。他要不逃走,肯定得被抓走,那么他的命运也可以预见,不过是成为城上阵头的一堆白骨罢了。他可以不怕死,但他怕他的小孙子极有可能因此陷入到无依无靠的悲惨境地,怕他一家人连个根苗和希望都留不下。于是,比起垂老别中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兵,老翁少了一份悲壮慷慨,多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和忍辱负重的责任。
        一边是国家大义、军情如火;一边是百姓艰难,其情可悯。诗人爱国亦爱民,忧国亦忧民,这复杂而矛盾的情怀让诗人没法站出来,也不知站出来又能做什么。
        最后,老妇人也许是情知官爷不捉个人回去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保护孙子和儿媳,为了保住这个家的顶梁柱(老翁),她毅然做出了急应河阳役的决定。也许,这位勇敢的
老妇人在不得不的无奈之外,还有着慷慨赴国难、为子报怨仇的豪情。总之,对于这位可悲可敬的老妇,诗人在悲悯之外,应该还抱有欣慰和尊崇。
        老妇随吏应役而走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幽咽的哭泣之声可能是心怀牵挂、悲伤怨愤的老妇的,也可能是思念(悼怀)丈夫、迷惘悲苦的儿媳的,还可能是更多像老妇、儿媳一样已经或正在遭受战争凌虐的村人的。在这幽咽声中,诗人辗转反侧,悲愤难眠。面对这兵荒马乱,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诗人满怀忧虑。他忧国,不光忧这场叛乱什么时候能平息,这场叛乱到底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损失,也忧统治者这一味不择手段的强征乱拉,使恐怖和悲怨的空气笼罩民间各处,会自毁江山。正所谓: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他忧民,动乱年代,十室九空,青壮多战死,活者且偷生,生活窘迫,衣食无着,这痛苦压抑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
        辗转难眠夜,忧国忧民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愤慨,对唐王朝腐败的认知和批判,对战争发起者的严厉斥责和控诉,对人民慨然赴国难精神的褒扬和推崇……这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在诗人的心头翻滚、激荡,无可平息。于是,作为一个有道德、有良
知、有责任感的封建社会文人,杜甫能做的不过是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春秋,用他枯瘦的笔、用他沉郁的诗记下这段历史。
        如果不能站出于当下,那就站出于历史吧。杜甫,毕竟,还是站出来了!用他自己的方式,站成一种无奈下的坚持。
        参考文献:
        [1](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10月版;
        [2]许翠玲,《石壕吏》赏析,《语文教学通讯》,200412期;
        作者简介:武国丽(1981—),女,汉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工作单位:铜仁学院,职称: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