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年》黄天骥著
《唐诗三百年——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作者:黄天骥,东方出版中心,20222年3月,55元。
【导读】作者黄天骥先生,屈指算来今年已是耄耋。以人生之感悟、经验诠释唐诗,今年3月出版的这本《唐诗三百年》只有35篇,自初唐到晚唐,从诗歌察人生进而观世变,呈现的是有唐一代诗歌基本风貌、唐代诗人心灵风貌、唐代国家盛衰侧记。书既有钱钟书《谈艺录》的精明简约,又有钱穆《国史大纲》的丰富博大,是一部难得的唐诗简史和欣赏简论。
继宇文所安以“知识考古式”研究复盘宋词和宋词人后,今天讲堂特摘编,“说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说杜甫《石壕吏》”两段,略显此书妙趣,以飨读者。
祝愿上海的听友在抗疫关键节点既有务实配合,又有更高远境界,以乐观智慧迎接社会面动态清零。
已届耄耋的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黄天骥
王勃送别诗:初唐的清朗和迷茫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流传千古,成为格言式的佳句,你能想象得出,它竟是出自年仅19岁的青年诗人之手吗?
这年青人就是初唐诗人王勃。杜甫之死
14岁便露才名的王勃意气风发
风烟望”是送者的惆怅、被送者的忐忑
王勃十四岁即有才名,被皇帝破格任用,意气风发。这首诗,写的是他在长安送别亲密朋友杜少府时的心情。亲密的朋友一旦分袂,王勃心中未免怅然若失,于是就写了这首诗。
诗的开首,王勃写他和杜少府握别的地点。他首先用了两句对偶句,以地名对比地名;地名中,“三秦”对“五津”,中以数词对数词,显得特别工整。而在握别地点景的描写中,只从大处着墨,不作细腻的描写,这让人感到具有精整而又壮阔的气象。
“风烟望五津”。五津,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是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是杜少府要由此登陆当差的地方。当然,他到底哪一渡口上岸,实在也不晓得,只好是笼统而言。唯其是统笼言之,足见岷江与长安距离之。这一去,前途未卜,别离人不禁有点落寞。
人们晓得这第二句和第一句是对偶句,对仗工整,却未注意到为什么王勃用的是“风烟”一词。按理,律诗首两句本来不需要对偶,他和杜少府遥望远处,不是也可以用“登高”或者“山
巅”之类的词语来表达吗?但是,王勃以“风烟”一词,是说明五津那边,在风烟之中;或者说在长安的风烟之中,遥望不可知的五津。总之,五津远在天边,只见那里是渺渺茫茫,迷迷蒙蒙。这意象,与他前所在的壮丽的长安,构成强烈的落差。在这里,送行者的惆怅,被送者的忐忑,在“风烟”的意象中,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