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雪
导入一他是领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军事家,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他是革命家,他是思想家,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声写诗,他用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势,俯仰天地,独步古今。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漫漫雄关,苍茫暮,如血残阳,都留下了他伟岸的身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的诗歌天地,走进他的《沁园春·雪》,领略他笔下那壮丽的山川与他那崇高的心灵。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导入二(课前播放红经典歌曲《东方红》)这首歌唱的就是,我们知道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诗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诗词都像一扇窗户,展示着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今天,我们就透过《沁园春·雪》这扇窗,走近诗人,感受一代伟人的诗才诗情。
导入三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吟咏诵读、写诗填词。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哺育了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中的一篇——《沁园春·雪》。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三句,总领上片。起笔就大气磅礴,包举宇内。“千里”“万里”互文,眼界极为广阔,天地苍茫,包容一切。诗人的视野在想象中伸展,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轻盈柔美。
这三句所写之景泽净美,动静交织,情趣豪迈,雄伟壮丽,生气勃勃。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突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形象。“望”字之下,北国山河尽览,尽显诗人豪迈胸怀。“长城内外”写从南到北,“大河上下”写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和“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黄河滔滔的雄壮气势。
“望长城内外……顿失滔滔”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美感、动感丰富。“舞”和“驰”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妙想奇发,搁笔云天雪景,去描绘云散天青、冬阳暖照的晴天雪景,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看”字与“望”字照应。
“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把雪后景象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于想象之中表现了北国景的壮阔、雄健、纯美,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使用的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
“”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江山”这一双关词语,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作为政治家的诗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竞折腰”,写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江山美好,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一个“竞”字,写出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七句评论历史上的帝王形象
“惜”字用得好,它领起七个句子,表现了诗人纵想千年古史、评说封建帝王的超凡气概。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辞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对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因“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三句抒发诗人心中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升华了词的主题,既是深刻的议论,又是豪壮的抒情,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前无古人的伟大情怀。
“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深刻表现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
1.写景、议论、抒情水融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但句句有情。在具体描写长城、黄河、山、高原时,倾注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描写有概括描写、具体描写,有动态描写、静态描写,还有想象描写,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下片重在议论、抒情,在评说古代帝王时融入对当代英雄的赞颂。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必然结果,三者水融,互相映衬。
2.动静结合,虚实相应
静景如“长城内外……”句,动景如“山舞银蛇……”句,这些又是实景,“须晴日……”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应,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语言精练,生动形象
全词114字,既描绘了江山多娇,又评价了历代人物,感情炽热,内容丰富。
语言精练。“惟”字既写出眼前只见白雪的景象,又写出大雪铺天盖地的阵势;“顿”字写滚滚黄河迅速封冻,颇带夸张地写出北方严寒之烈;“惜”字惋惜“文治”,褒扬武功,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言简意赅,含义深刻。
用词生动。“封、飘、莽莽、滔滔、舞、驰”等动词、形容词极富形象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等比喻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竞折腰”“弯弓射大雕”
等使议论语言形象化,同时启迪人的联想和想象。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词人生动地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要超越历代英雄人物,担负起振兴民族这一历史重任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1.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2.词牌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一种词牌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作,叫作“填词”。词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片,也叫双调。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沁园春”是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词牌后面可以有题目,也可以没有题目。《沁园春·雪》这首词,“雪”是题目,内容与词牌“沁园春”无关。
《沁园春·雪》的相关背景(详见云资源)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选入原因(写景、议论、抒情水融)
本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霜天”图,通过万山、层林、湘江、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刻认识,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2.语言特点(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态,很自在。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我爱这土地
导入一会读诗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读诗能够涵养性情,启迪智慧,丰富情感,修养气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流传的新诗《我爱这土地》,让我们感受诗人激越的情感、奔放的诗情和隽永的诗味。
导入二[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板书)
导入三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为掠夺它而对它百般蹂躏,也曾有人为捍卫它而对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的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的灵魂。
1.突兀开篇,点及主题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诗人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接着,诗人对此做出了阐释:“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就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这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种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铺陈渲染,层层深入
接下来的几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的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真实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大海一般汹涌奔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诗人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悲愤的土地。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的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大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又深了一层。
第三层,预示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到这片土地上。“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和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在此时,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隐含献身之意。“——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做出了郑重庄严的抉择,表达了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3.直抒胸臆,升华主题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最朴素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4.分析意象,理解主题
(1)鸟的形象
“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鸟”的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鸟”的歌唱是诗人乃至全民族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的表白。借“鸟”的形象抒情,含蓄,动人。
(2)土地的形象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土地象征祖国。
抒发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1.象征手法,丰富意象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如“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