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当前“双减”背景下要求“减负增质”,而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课堂效率始终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难关重重,因此,我们必须到“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当保持一致性。只有朝着一样的教学目标而奋斗,才可以保障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更好提升。教学目标的设立需要结合教学主体双方,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进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计划。通过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行设计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计划。依托教材的内容,对教学结果进行教学主体双方的共同评价。通过评价的环节,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并逐渐完善课堂教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从而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体系。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通过教学主体共同努力的方式,来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师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会感到理论知识较为枯燥难懂,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科知识中晦涩难懂的公式及理论进行较为具体的讲授,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形式多样的互动游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及时的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完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正确思维模式的引导下,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为提升课堂效率储存能量。
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教师要教的内容和学生要学的内容,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理论知识,进而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质量及效率,对教学主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例如:教师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及案例进行新课程的导入,使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
象化,为后续正式课程的开展奠定有效基础。在学习九年级上册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列举出随机事件的案例。将数学概念和生活实际例子相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在生活的实际例子中分析蕴含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精雕”课中师生互动,让课堂“精彩绽放”。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加上教师的积极引导,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不仅能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经验较少,因此,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并在遇到重难点问题时,及时地进行点拨与讲解。把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入课堂,将教与学进行有效结合,促进知识架构的搭建。帮助学生更好地攻克课堂上的重难点,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例如;七年级下册《有序数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许多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游戏(
如:定位游戏,看电影游戏,大富翁,下棋等),通过师生参与和升生参与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序数对的概念。当然,教师需要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好教学节奏,多提出思考问题并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和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在学生收获知识的时候及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
3.“精选”课后评价,让数学课堂“果实累累”。
3.1整合评价内容,多维度进行评价。
整合教学评价内容,注重学习的过程,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构建教学评价组织形式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评价中,评价手段不能单一,应当从多角度综合进行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下,教学评价更应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进步还是存在问题,教师都应当采用鼓励式教学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观念和数学思维的引导。教师需要结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最
终做出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时,可以组织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然后组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合理评价,教师可以给定自评的大概范围,以供其参考。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学习技巧?怎样可以将抽象概念进行有效记忆?在进行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是否团结一致?并在进行自评的基础上,对其他成员在教学过程中的贡献及其表现进行组内互评,然后教师对每个小组及小组成员进行鼓励,形成总评结果,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探索的能力和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评价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更能使自身的综合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3.2强化课后复习要求,对知识进行巩固。
合理的复习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与巩固。教师可以在课后复习中,贯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框架后,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微课”可以对课后复习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例如:在学习完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将消元化归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并运用典型习
题练习的方式,来强化解方程组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在完成配套习题后及时自评和互评,再将还有疑问的地方汇总给教师进行精讲。像这样通过多重的评价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复习的效率。
3.3改善作业内容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适当改善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丰富性和有效性能激发学生主动追求学习的“成就感”。因此,可以设置分层作业,实践性作业,活动作业,家校合作作业等形式多样且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知识的课后作业。
例如: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后,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践作业的布置。和妈妈一起去买菜或者设计自家小卖部的优惠酬宾方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再如:在学习了《相似的实际应用》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树高,旗杆高度或是楼房高度等需要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作业。这种丰富有趣的作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获得实践能力,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采用“教”“学”“评”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提升。“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为提升课堂效率储存能量;“精雕”课中师生互动,让课堂“精彩绽放”;“精选”课后评价,让数学课堂“果实累累”。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施策略,让广大数学教师的课堂高效,质量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