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家长学堂丨攻略Strategy
孩子美雜上的意外收获_
大儿子三四岁时曾经上过美 术班,碰上了一个很受孩子欢迎 的老师。怎么个受欢迎法呢?就 是孩子其实一点也不喜欢画画, 但他还是很喜欢去上课,因为喜 欢老师。上了一年,我看他对美 术实在没兴趣,就劝他退出了, 而在他上课期间,收获最大的其 实是我。之前我对美术并不懂,
不清楚孩子学美术最重要的是什么。从老师那里,我了解到技法什么 的并不是那么重要,特别是对于低龄的孩子,他们能有自己的想法, 并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才是最重要的。每次下课孩子们虽然画的是同 一个主题,但是作品却千差万别,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想法。
一晃几年过去了,小儿子也到了五岁,他还挺喜欢画画,于 是我又开始考察美术班。一开始上了附近一个创意美术班,每次 去接孩子,我都有点郁闷,怎么每个孩子画得都差不多?很显然, 孩子的想法不可能是一样的,那么如此趋同的画作一定是老师加 以指点(也可以说是限制)的结果。虽然不懂美术,但我觉得这 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让孩子学习美术,除了让他增加对艺术的 感知力外,更重要的是想让他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画 得好不好都是其次。
这时经人介绍,我们试听了一节工作室的课,跟老师聊了聊 理念,马上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老师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 只是加以一定的引导,促进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思考,给孩子提 出一定的建设性反馈意见,帮助他们提升。
14
2020.9
攻略stl^tegy |家长学堂_
后来我发现,在美术之外,我也有很多收获,因为这个老师
不仅在专业上有素养,同时也是一名好老师。好老师更懂孩子,
更知道如何激励孩子,这些都是家长可以直接学习并运用的。
关系先于教育
小儿子刚去上美术课,没多久 就碰见了 “自我雕塑”的主题。老 师给孩子们发了雕塑架、雕塑泥,还有一面镜子,让孩子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做出自我雕塑。可是孩子认为那个黄黄的泥太难看,死活不 愿意做白己,坚决不肯完成作品。老师说,那你愿意做老师吗?他也 哼咛唧唧不愿意,到了下课时就是一个潦草应付差事的作品。
在这件事之前,小儿子已经发生过好几次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了。比如坐的位置档住了投影仪还不愿意挪开,上课大声说话等等。想到给老师带来这么多麻烦,我下 课去跟老师道歉,请她原谅。没想 到老师既没说“这个孩子比其他孩子调皮”,也没说让我回家好好教育,而是说,不要紧的,孩子刚来,和我还没有熟悉,师生关系没有深人,所以才会出现纪律问题。等到 孩子和我关系好了,就不会这样了。
我真是感慨万干,作为做教育的人,我确实知道“关系先于教育”,但不是每个人都认可这一点。尽管孩子给老师的课堂上带来不少麻烦,老师还是去理解孩子,从长 远看问题,还能安慰家长,真是让 我非常感动。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小儿子很少在课堂上和老师对着干了,基本上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上课投人度也有所增强。
关系先于教育,同理,如果 父母没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再多的教育方法都没有用武之地,孩子不会愿意接受你的影响和
教育。
过程重于结果
每次课后,老师都要花10分
钟时间,给家长和孩子们解读每一
个孩子的作品。经常我都从孩子的
作品中看不出什么美感和亮点,也
看不懂他画的是什么,但老师总会
详细讲述孩子在这节课上的作画过
程,他的想法是什么,他是怎么做
的。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
充满奇思妙想,但是限于表达能力
而没有展现出来,老师的这个讲解
就不会放过那些闪亮的创意。
老师还会关注孩子的进步。比
如某一个作品,看起来线条很奔放无
节制,老师会给我看其中一部分有控
制的线条,讲了孩子一幵始是努力想
控制的,但是线条多了后失去了耐心,
开始随意发挥了。老师还说,对于没
上学的孩子,手部肌肉控制力有限,
控制不住线条是很正常的,等上了小
学写了字,在画画上就会有明显不同。
有时候老师会说,这幅作品也
许家长看起来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创作这幅作品其实孩子有了特
别大的突破。孩子尝试画出立体的
感觉,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察,
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慢慢地,
跟着老师,我这样一个不懂美术的
人也能从美术作品中去理解孩子的
想法、亮点、进步和遭遇的挑战。
没有完美的孩子,当家长看到
孩子不像别人那样落落大方敢于发
言,当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如别人,
常常会焦虑,进而引发怒气。这时
候其实关注的就是结果。当家长过
意外收获度关注结果,就会透露给孩子这样
的价值观—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努
力,但是没有好的结果,就是失败。
从而让孩子失去信心,放弃努力。
可是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的每一点努
力,每一个进步,理解孩子的每一
个不容易,就会给予孩子莫大的动
力。看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成长
型思维的根本,也是培养一个积极
上进的孩子的根本。
尊重孩子的感受
有一次美术课的主题是树。我
注意到小儿子的作品上除了有一棵
树,还有很多数字汉字。因为小儿
子特别喜欢数字,他想要用数字标
注出那棵树有多高,没有画出的海
有多广阔,就在上面标注了相应的
数字,还请老师帮他写他不会写的
字——“米”和“平方公里”。在讲
解时老师特意跟我讲述了孩子的想
法。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看出作品
上写这些数字真是影响美观,老师
作为艺术的专业人士,对美的要求
一定是比我高多了,而且这次的作
品是要收集到画册中的,她却充分
尊重孩子的感受——尽管大人觉得不
美,但是孩子觉得这样最好。我觉
得非常难得,这是一个真正把“孩子”
放到“完美的作品”之上的老师。
生活中,当孩子穿衣服搭配得
不好,当孩子作业写得不好,具有
“完美主义”的家长经常都看不过
眼,本着“打造更完美结果”的想
法来要求孩子,却否定了孩子的感
受一想想看,有人说你穿得难看,
作业写得潦草,你什么感受?在这
样的貌似好心的建议中打击了孩子,
让孩子对别人的评价敏感,对S我
的判断产生杯疑。
2020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