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的基础
                                            体育组:  冯强
构建和谐校园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善”文化贯穿古今而不衰,它渗入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化在每个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成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我们常说“56个民族56朵花”,每朵花一样开放在祖国大地上璀璨艳丽、斑斓多彩。在这种异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道”、“善”的精神追求,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华各民族共同生命的最高境界。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有水就会有万物,水是生育万物之母,她滋养了人类,也滋润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但从不争名夺利,不求后报,只作奉献。老子以水为喻的这种思想也同样是佛教和如家的经典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歇斯底里地“破私立公”结果,“公”没有立起来,“私”却慢慢地疯狂了起来在今天的某些领域不是表现的特别鲜明吗?那些贪官污吏、不法恶商几乎每天都会在媒体上被曝光,成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不可轻视的破坏力量。人,总是私心杂念和七情六
欲的,这是人的天性,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有多少的贤哲、大师教导人们从善戒恶,遏制“私心”的膨胀,甚至历代的帝王们也都强调“善事”,用各种法规戒律遏制“私心”的恶变,而不是消灭“私心”只是把“私心”限制在不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范围之内,并在一定程度上要调动其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某些积极因素。老子以水喻“善”并不是说水善而无恶,它不会伤害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它在施惠于人类时候,也会给人带来灾难。我们没有忘记和无视洪水泛滥给人类造成的灭顶之灾的历史和现实。但是关键在于人们是怎样对待“水”的.大禹治水的传说,我们耳熟目祥,它告诉人们只有善于疏导,谁的“善”之本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而使其恶的一面受到制约和消释;如果因为它有恶的一面就去堵截,不去疏通、导流,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样,教育人遏制“私心”,“主善行道”使人们的心像水那样的清静而湛然,无透明、清澈不浊,若心灵之“善渊”,空虚清明。,这样,就能做到人与人之间有益相处、人与社会有益相处、人鱼自然有益相处。一句话,就是做好事,说好话,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然。
自先秦始,儒、释、道三大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交合和互动,又形成了各民族在重“道'的基础上,把“仁”“德”“善”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共性特质,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深邃。他们殊途同归,铸造
者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仁”“德”“善”三者都是以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为最高境界的。儒家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阐明完美、光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收到感化而成为新人,以大道道德上的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释家强调人的完善是“见性”,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无常无我,人的完善是对任何显存的现实的超越,以慈悲之心怜悯众生,关怀人的世俗生活,尤其关怀人的欣慰的善恶价值,积极劝善惩恶。释家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摈弃一切俗念,止恶修善。足见,儒释道三家的理念是有相同之处的。事实上,在我国各民族众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理念和思想无处不由、无视不在。例如,藏族人民以注重“和善”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诚相待、和睦共处;在对待任何事情上要秉心正直、诚实恭让,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力戒私欲等方面,都与道家主张的“善”,儒家的“仁德”是相通的。儒家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强调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如果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是聪明的选择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是不孤立的,必定会有与其相互往来和合作共事的人们。在藏族众中脍炙人口的萨迦格言无不闪烁着“善”的精神,“德”的光影。他教会人们“要使自己有幸福,首先利人莫忘记。助人为乐真君子,不是君王胜君王。”个人是体中的一份子,个人的幸福是寓于在体
之中的,没有大家的幸福,个人也不会有幸福的。与人为善,至善如水,才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藏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凡舍己为人必有大德,有大德者必“不孤”。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位国王的儿子因对其父王不关心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的行为十分不满,整天沉默不语,只念“嘛尼”度日,其父王问他为什么?不管百姓的疾苦和灾难的,这一点上我就不高兴。后来,国王,国王接受了儿子的意见,并将王位和所有财产分给了百姓。在儿子做国王的日子里,为民除害,施惠于民,人民众衷心拥护他,使一个衰败的国家走向了民富国强之路,甚至使他已经使命的双眼恢复了视力,失去的“如意宝"也原原本本地回到了他的手里,充分体现出做好事,说好话,佑众生的“善”必有善报的思想。事实上在藏族、蒙古族、土族,乃至伊斯兰民族文化中也无不洋溢着“善”的思想。他们都在强调人生在世,任何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名誉金钱也是身外之物,要取之有道,得之有理,用之有度,不可贪而无言。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遭辱身之祸,只有廉洁自律,才能心静神怡,免遭亡身之灾而终身天年。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善”文化,正式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我们今天提倡的幸福、健康长寿,都无不与善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常说的心宽体胖,就是指一个人品行端正,与人为善,光明磊落,
他心里就没有鬼,没有担惊受怕的事,心底坦然,即使是遇到烦心的事,也能以乐观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而不至于心神不定,更不会胆战心惊,神不守舍,所以他才能“心宽体胖。这种思想在伊斯兰民族文化里也十分突出,例如纳天课构件
老子说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须不可离开的东西。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这四大中,人居其一,他们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道则按照自己的样子行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宇宙的本源”道“首先生出一种混而为一的元气,接着由这种元气产生
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亲和交流,产生第三种物质,即和气,和气则生万物。可见,只有阴阳二气的亲和激荡达到平衡,才能构成和谐的统一体。人类和谐的根源
、家庭的和谐,人生的和谐。这就是说”道“是时间和空间的一个”大和“体其核心就是和谐。可以想象,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善的本性,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没有”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善的精神和态度,就必然会出现相互吞噬,尔虞我诈,贪婪横溢,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因此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霖,人莫之令而自均。如果天地不相交,阴阳不相合,暴风骤雨必至,天灾人祸必来,万物必殃,
哪会有天降甘霖,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大地五谷丰登,民富国强?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十分重视”善“的教化,不论在各民族的历代古典中,还是在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格言、谚语中,都无不洋溢着”善“思想和观念。荀子就说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然必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他教导人们见到善的东西要认真学习,还要有条理的反省、检查自己;看到不善的事情也要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自己有了好的德行修养,一定要珍惜它,并坚定地保持和坚持下去;自己不良的品行,像被玷污一样感到厌恶一定摈弃它。
儒家实现人的完善是“尽性”,它强调道德是人的本性、本质,认为人的完善也就是德行的完善,德行的完善,就可以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从而会“从心所欲,不逾矩”。到家则是强调实现人的完善,在于“保性”,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存在本身就是完善的存在。人的完善,就要保持自己本性的纯真、个性的独立,在与大道的同一中获得精神自由。佛教认为要实现人的完善在于"见性“。所谓”见性“,就是宇宙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无常无我。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对人的本性的觉悟,只有觉悟了这一本性,人才能也必然会实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儒道释三家的文化冲突与互补,共同构建善的伦理思想,增强了善的道德感染力。今天,我们要进行各方面的社会变革,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善于从传统中吸取新的营养,比如在各民族的家训中就有劝人为善的名言警句,它是前任向后人传播修身、治学、做人、处世道理的基本形式。
善文化是构建社会的基础因此更是一个学校和谐发展的基础。我相信并坚信只要学校每位老师做到“善”,学校的未来将更辉煌。
参考文献:善文化是构建社会的基础
                                                      20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