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社团建设
摘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社团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社团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完善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文化;高校社团
一、和谐校园文化与社团的概念区分
(一)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和”、“谐”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最早出现于《管子》一书,书中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畜之于道”,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养之以德”,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反映和传承的所有学校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
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1]。“和谐校园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校园文化理念,其是指校园文化各种发展因素之间形成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发展的状态,集中反应校园内人与人、人与学校、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延伸,是随“和谐校园”的提出而出现的,是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的一个升华[2]。这一理念即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今“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校园
(二)社团内涵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认同,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经学校职能部门同意并经过一定的程序成立的学生自治团体[3]。其起源于西方大学学生自治:“中世纪的同乡会是大学学生社团的鼻祖,目的是维护来自同一地区学生的利益,管理各项学生事务。”[4]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始在各高校蓬勃发展。一般来说,学生社团具有如下特征:(1)组成结构与交流平台的开放性;(2)管理方式与发展方向的自主性;(3)组织形式与活动开展的多样性;(4)紧密联系时代特征的创新性。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与社团建设的辩证统一
(一)外在表现形式上
社团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载体,和谐校园文化是社团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各种发展因素均衡有序的综合反映,包括人与人、人与学校、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其中,人的和谐无疑是第一位的,学生作为高校数量最多的体,体现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重心,而社团能将这种重心集中反映出来。据2003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浙江高校社团成员分别占当地高校学生总数的72%和68%。[5]。由此可见,社团积聚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它的建设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反映。这种反映的表现,体现了社团的文化承载作用。在社团自身发展上,社团追求的是有一种指导下的自治,开放型的交流平台,能反映自身特点的文化,这种追求构成了高校社团建设发展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推动着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二)内在作用效果上
和谐校园文化是社团发展的保障,社团发展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谐校园文化的
形成可以推动社团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融汇了多种文化,大学生在享受丰富文化的同时,也经历着不同的文化冲击: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反差、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大学生会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人生目标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单薄”等问题[6]。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能为高校社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提供一个正确的思想指引,能使社团中的成员更具凝聚力、荣誉感以及协作精神,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推动社团建设、校园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的新途径与新方式,与以班级、年级为主体开展思想教育的传统形式不同,它的存在与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与类型,使得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团活动贯穿于校园的各个层面,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目前高校社团建设现状与问题综述
(一)校社团建设现状.
大学生社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随着主体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社团为例,学院共有60多个学生社团,注册会员3000名,占学生总数的55%,从社团活动内容和功
能来看,目前大致可以分为综合技能类(19个队)、文娱类(8个队)、语言类(12个队)、体育类(13个队)等共计53个社团组织。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社团有如下特性:发展趋势上倾向于自主、自发、自治和开放;管理模式方面往往表现为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治并存的模式;活动方式多以学习交流、讲座、文娱表演等形式进行;运作经费以会费和学校划拨资金为主。
(二)现阶段大学生社团发展有待完善的问题
1.社团管理体制缺乏特,发展方向不明确。有的社团在部门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社团的性质和宗旨,相互照搬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或套用传统组织机构设置,即不能体现自身特,又造成管理混乱、运行效率低下。有的社团在管理上单纯依靠人际关系来维持,缺少完善的制度,造成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同时,有的社团在发展理念上缺乏长远计划,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社团成员有着满腔的热情做活动,却懒于思考如何建立自身独特的社团文化。
2.社团类型平衡性不够,结构有待调整。高校社团中文艺、体育、综合类社团的数量普遍较多,实践技能类的相对较少,理论研究类的更少。这反映了高校学生社团的一个特点:娱乐功能较
强,思想性较弱。高校的社团的这种特点,使得大部分的学生社团仅能成为大学生学习之余的消遣项目,在思想教育方面没有实现通过活动增强大学生学习和构建校园精神文明的目的,削弱了学生社团作为校园和谐建设载体的作用。
3.需要加强持之以恒开展活动的意识。不少学生社团、成员难以长期坚持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自身视野往往是进入社团的初衷。因此每年期初许多社团大张棋鼓宣传招新,向往加入的新生人潮如织,结果开展了一段时间风风火火的活动后也就偃旗息鼓了,即使是能坚持活动的具有影响力的“明星”社团,也存在部分成员面对各种物欲的诱惑,出现急功近利的浮躁,放弃了当初的选择,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大一进、大二退、大三留几个”的尴尬局面。
4.社团成员素质有待加强,活动内容与层次尚需提升。社团的发展依靠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有的大学生在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个体意识、角意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社团活动中,除了个体意识,还应具有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如何在保持自身个性特点的同时完善大局观念,是社团成员培训的需要加强的地方。同时,高校社团活动往往能按照预定计划扎实、严谨的开展,但在活动的内容上相对简
单,以我院为例:学习交流占了主体(约46%)、讲座讲课(约30%)、娱乐(约15%)、而公益服务与参观相对较少(约9%),这反映了社团活动较多停留在满足会员兴趣爱好上,在实践认知方面相对欠缺,创新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