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文选自诗集《繁星》,《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感受诗歌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激发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现代诗的节奏,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感受诗歌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生字。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天上繁星点点,照耀着辽阔的大地,宽广的大海,美丽的小花、小草……繁星如诗,生命如歌,让我们走进冰心的《繁星》,感受诗歌中景的美好和挚爱的力量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作家简介,认识冰心。
4.作品概览——《繁星》。
二、初读感知,字词学习
繁星教案1.分析记忆字形。鼓励学生记忆,“漫、涛”的读音。
2.出示会写生字“繁、漫”等8个生字。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学生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书写指导:“藤”“膝”“繁”“灭”。
5.图文解词:漫灭、思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体会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到韵脚,注意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依次出示三首短诗,划分节奏。
《繁星》(七一) ,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
《繁星》(一三一) ,感知“光”“香”“响”ɑnɡ韵脚,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
《繁星》(一五九) ,格式不一,发现韵脚:“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3.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初读中有疑问的词语解释。
4.通过读这三首短诗,发现现代诗的特点:不拘格式、韵律相对自由。
小结:冰心的作品充满了爱,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中表达的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冰心奶奶的三首短诗,初步体会了这三首现代诗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来深入感受这三首短诗的魅力吧!
二、品读诗歌,展开想象
(一)繁星(七一)
1.读诗想象:月明园中、藤萝叶下、母亲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2.指名读,预设: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园中,走到了藤萝的叶下,趴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讲美妙的故事。相机小结。
3.月明园中,藤萝叶下,母亲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指名说。
4.伴着音乐走进作者永不漫灭的回忆里,品读这首诗。
5.根据诗歌内容学习思维导图。
(二)繁星(一三一)
1.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小组交流。
2.有感情地再读思考,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让我们海浪的伴奏下,齐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出对大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哦!
4.根据诗歌的内容学习思维导图。
(三)繁星(一五九)
1.自由读《繁星(一五九)》,边读边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心中的风雨”又是什么?这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2.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4.根据诗歌内容学习思维导图。
三、情感升华,课外拓展
1.课外阅读《繁星(二)》和《繁星(五十五)》。
2.阅读与摘录,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3.课外练笔,读一读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拿起手中的笔,也试着写一首小诗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