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单元整体意识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内容结构与单元目标】
单元结构分析: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其中《精卫填海》是文言文。这些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甘于奉献的女娲。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为本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丙容”作准备。
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羿射九日》,对神话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这次专门编排神话单元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第三个语文要素“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习作安排的是《我和__过一天》。教材在三年级的习作中训练过类似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展开想象写故事,内容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神话或童话人物,想象自己与他过一天会发生的故事,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使他们乐于表达。
单元主要目标:《盘古开天地》能够按开天地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内容,抓住画面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读出或说出从哪些具体语句感受到神话的神奇,感受盘古伟大而无私的人物形象。《精卫填海》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想象故事的画面,感受精卫顽强的毅力。运用情节图,梳理故事内容,运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普罗米修斯》读好众神的名字,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课文内容,讲述“盗”火的过程。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形象。《女娲补天》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这个故事,并发挥想象,将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石头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教学策略:
(一)落实“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分别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教学策略做如下分析
1.《盘古开天地》借助画面,设计小标题。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
A、小组合作交流:文中的插图分别描绘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给插图起了什么小标题。
B.根据学生汇报,总结补充。
第一幅画面(1):昏天黑地。
第二幅画面(2):开天辟地
第三幅画面(3、4):顶天立地
第四幅画面( 5 ):改天换地
C. 根据插图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精卫填海》要求结合注释,把故事说具体说完整。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地朗读很重要,第一课时要求读通、读准、读好文言文。
A、三读古文,读通读顺
一读古文,读正确。二读古文,读通顺。三读古文,读出韵味。
B、结合注释,理清情节
3、《普罗米修斯》要求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简要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可以先指导学生读好故事中众神的名字,简要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初步理清故事内容。
4、《女娲补天》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突破
A、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你觉得女娲是个怎样的神?
B、自主完成思维导图,并在小组内交流。
C、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二)落实“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语文要素。
    通过文字感受神话中的神奇的人物、神奇的情节、神奇的场景。
《盘古开天地》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盘古伟岸挺拔和无私奉献的形象;《精卫填海》通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形式,体会故事的神奇,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个性;《普罗米修斯》通过交流故事中打动自己的情节的方式,感受主人公为人
类幸福不畏强暴、勇敢坚毅的美好品格;《女娲补天》通过发挥想象讲述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石头的过程,感受女娲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品质。
特殊强调:关于复述
神话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艺术形式,想要体会神话的真正魅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点在课本的课后题当中也着重体现出来。关于复述的几点要求:
1、回归文本内容,增强复述的深刻性。
2、抓住关键词,增强复述的条理性。
3借助细节的想象,提升复述的创造性。
(三)落实第三个语文要素“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1、调动阅读积累,激发习作兴趣
2、借助问题和情景图,打开习作思路
3、依托单元内容,搭建想象支架
4、交流评价,认真修改,规范誊写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及教学过程解读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基础。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求: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词句的含义,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言课文中的深层思想内涵,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联系实际、古为今用,最终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精卫填海教学过程解读:
《精卫填海》作为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文字简洁明了,却给人以奇特的想象,浪漫夸张。
1、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精卫填海》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新鲜感,但因文言文的词语、句子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拗口,难懂。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一心理需求,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寓言、典故、文言名句以激发他们学习了解文言文的好奇心。《精卫填海》第二课时设计了“听大师讲故事”环节,播放著名人物讲《精卫填海》的故事片段。此环节既调动学生借助课文编故事热情,又给学生通过想象创编故事搭建支架。
2、制定以读为主的学习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共安排了14篇文言文,这些文言文大多出自于大家名作,浅显易懂、情感真挚、寓意深刻,且又不失童真乐趣。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针对文本特点,要以诵读、背诵为目标,倡导以诵读为主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读自悟,以读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开始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教师进行有声有、抑扬顿挫地诵读,让学生标注停顿、重音和语调,以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小声跟着教师读;再让学生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3、深入理解,品味重点词句。
在理解了句义、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语段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人物性格。例如:《精卫填海》第二课时,在学生在理解了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哪句话说了精卫填海的过程?哪个字表现精卫鸟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学生重点品悟“常” 字,请学生谈谈他们的见解。这样,学生就会抓住重点的语段去分析课文,体会精卫鸟的品质感受精卫鸟鲜明的形象。
4、升华感情、重新感悟。
一篇文言文,我们弄懂了课文的意思、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之后,还应该再有深层次的感悟。《精卫填海》一课让学生对比阅读《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两篇神话故事,并请学生交流两篇神话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交流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神话故事的特点:神话表达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同时体会古人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他们在交流中受到人文主义的教育,得到感情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