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上课文13《精卫填海》教学叙事
一、教材分析
统编四上第13课《精卫填海》节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一篇篇幅短小、原汁原味的文言文。作为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精卫填海》的教学承接《盘古开天地》而来:
其一,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在《盘古开天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单元的三大语文要素,在阅读课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阅读为“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做好“想象能力”与“情节构架”的准备。以上教学目标,可在《精卫填海》课后习题二、三的落实中达成——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其二,作为本单元唯一的一篇文言文,在教学时,我们还应依据课文的文体特性,在完成课后习题一所提出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后续两道习题的教学。
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编者通过三个学习伙伴的话进一步重申单元教学重点——感受神话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
让我惊叹不已”“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此外,第三个学习伙伴语还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古人创造神话故事的历史背景和创作依据——“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感受神奇、感知人物、讲好故事等感性层面的语言学习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跳出神话文本看神话,用理性的眼光,了解神话缘起处的创作依据。以《精卫填海》为例,古人创作这个“有头无尾”的神话——东海始终未被精卫填平,很可能就是基于创作神话之初,看见鸟儿衔木石填塞东海,而东海滔滔滚滚,岿然就在眼前的事实。
再者,《语文作业本》第3题(3)(4)两题分别从讲故事和理解精卫精神的角度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两个有效的支架。其中,第(3)题提示我们,在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时,可以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的“游——溺——衔——堙”等关键字词,把握主线,讲好故事。第(4)题通过一道多选题,让学生通过课文故事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大禹治水耗时十三年”“建设者们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建成港珠澳大桥”等三个分别从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时事新闻角度切入的古今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读懂精卫填海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概念性地读懂精卫填海的精神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对精卫填海精神的古今演绎的了解中,加深对这一精神品质的认知。
二、教学叙事
(一)揭题导入,了解《山海经》
开课揭题之后,我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一,我们今天要学的小古文,出自哪本古书。一名学生很快就举手表示,借助注释,他知道了《精卫填海》这则小古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我肯定了这名学生善于借助注释寻文章出处的学习方法,并进一步指出,《山海经·北山经》中的“·”和“北山经”所代表的,乃是《山海经》中的某个章节的意思。因此,严格地说,课文《精卫填海》节选自《山海经》这本古书中的《北山经》,就如同《精卫填海》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一般。接着,我简单告诉学生,《山海经》是古时候的一本地理著作,介绍了古人眼中的天下地理,此处的“北山”以及课文中写到的“东海”“西山”,都是书中涉及的地理名词。当然,《山海经》在记录上古地理的时候,也保留了很多的神话故事。我们今天要学的《精卫填海》便是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
(二)反复朗读,读好课文
简介《山海经》之后,我们直奔“朗读”而去:
首先,把课文读正确。我告诉学生,由于课文篇幅短小——仅35个字,难读的字词也不多——大多数难读的字词都有注音,因此,先请大家关注课文注音,自由朗读全文,至少读三遍,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都读正确。学生自学结束,随机指名朗读正音。正音时,随机关注“女娃”的读音,结合注释,落实“女娃”在文中的意思。
其次,尝试读出古文的节奏。我提示学生,古文和现代文不一样,特别注重用停顿来表达自己对古文的理解和表现汉语的节奏之美。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朗读习惯,有些地方,所有人的停顿标准是一样的,而另一些地方,则各人有各人的读法。于是,学生再次放声读文,自己摸索着读出古文的停顿。学生自学结束,我依旧随机指名朗读,让学生尽可能地将自己对古文的停顿判断展示出来。如此,将学生朗读的学情大致了解一遍。
第三,听老师朗读,画好停顿符号。有了此前两轮反复朗读的基础,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已经相当熟悉。于是,我便告诉学生,为了课堂上大家朗读时声音的整齐,下面请听老师如何朗
读停顿,并在适当的地方画上停顿符号。学生一边听我朗读,一边在相应的地方画上停顿符号之后,我先请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再指名展示学习成果,最后集体朗读,按照老师提供的参考节奏,读好课文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