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敬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
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
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2、苏秦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
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
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匡衡
西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
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4、孙康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
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
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
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5、车胤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
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
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
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
关于勤奋的故事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6、苏洵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
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
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
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
为了文学大家。
7、梁灏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
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
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
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
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
酸!
8、吕蒙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
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
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
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
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9、唐汝洵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
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
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
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
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
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
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