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有“五心”
办好一所学校是校长的使命。面对一所学校如何付出,这是校长必须悉心研究的课题。尤其要提升一所人文底蕴并不雄厚的学校的文化品位,更需要校长倾注大量的心血。
标签:责任心 爱心 耐心 关心 超越心 打造底气 滋养灵魂
古往今来,学校教育以育人为目的。今天又提质量创新、谋求发展,学校更应成为呼唤灵魂的殿堂,师生终身留恋的地方。这就要求校长必须以底气打造底气,用灵魂滋养灵魂,用“心”去管理,达到心灵的感应,实现“心”与工作、“心”与师生的和谐交融。
一是责任心。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符号。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取决于校长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又以校长的个人素质为载体。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单纯对工作的谨慎程度在责任心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低。我曾在《教育与教师》杂志中做过“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素质初探”,我把一个合格的校长素质概括成三个方面:即一种德才兼备的任职能力;一种有条不紊的工作思路;一种平静如水的管理心态。的确,校长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一所学校的人文素养,校长的人格品味决
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品味,校长的业务层次决定了一所学校的业务提升水平。校长工作思路清晰,学校工作就不会无的放矢,校长管理心态良好,学校就不会出现工作的冷热不均与管理失衡局面。作为任职者的每一位校长,任职时自身的素质不会悬殊过大,关键就在于任职之后的自我锤炼与铸就,而这锤炼与铸就则是责任意识形成的内驱力。
校长寄语二是爱心,即事业心。一个人追求、信仰的趋向成就了他的事业。“人在曹营心在汉”,心猿意马,朝三暮四,甚至这山看见那山高或以个人利欲熏心的满足为目的去占一个位子,这便是师生的悲哀,一所学校可怕的未来。校长从组织和人民手中接过一所学校,这个学校的运行便从即日开始成为你这段时间的事业,办好这所学校就是你的使命,你的追求,你在任期间的精神支柱。哪怕这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如何,师生如何对待它,你主宰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就是你的宝贝,这里的老师就是你的父兄,这里的学生就是你的子女。尤其是如果面对一所令人头痛的学校怨天尤人、无所事事,那么你就应该想:谁都可以做校长,组织何必要把学校交给你呢?用“心”去管理,用“心”去办学,用“心”去谋求发展,不但你“以中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而且无论处在怎样一种环境中,你会将校长当得轻松自如、快乐潇洒。我曾在一所农村初中担任了八年校长。这里曾有几任校长多次开不下去职工会的历史,也有校内矛盾需县局领导、甚至县委领导协调的历史。接任校长后,我经历过和教职工矛盾
的纠葛,也有好几个老师因在其他学校与管理者的冲突调入了我校。但到我离任不但学校的人文环境得到县上领导的肯定与好评,而且省发改委一位领导在来校检查工作时多次认为我校的办学品味不错。而我却没有被棘手事弄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很多人认为我“在睡上当校长”。与此同时,我深深感到我们每一位教职工他们一样的淳朴,一样的善良,一样有献身事业的热情。我们的学生一样活泼,一样的可爱,一样有发展自我的求知欲。我有晚上十点钟就睡觉,凌晨三点钟醒来,四、五点钟才能再睡着的习惯。每天半夜一醒来,满脑子就是工作、老师、学生,而工作头绪多半就是在这个时候理清的。因此,表面上看来我很轻松,实际上我无时不在考虑读懂学校,善待老师,激励学生。当然心血的倾注并不只在于人事的运作。一所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学校文化的形成,学校办学目标,制度、规划,教学研究,办学条件都是校长“心’的成果。
三是耐心,或为恒心。坚持与不断完善是一所学校固型与品位提升的保证。一方面,一所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办学特的形成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需要校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去固守。而要固守,校长必须持续不断地去研究各种因素形成的动因,思考坚守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办学理念,学校特,更不是观念与愿望就能生效。创造条件,沟通
思想,成果检验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加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需要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三风”明确,它的形成还需要以各种文化手段引领,制度生效,还需要据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去更新。几年来,我们把“民主决策,分层管理,分工负责,量化考核”的管理模式改为“科学决策,分层管理,分工负责,全程考核”,并在管理过程中确定了“松、静、匀、乐”的管理宗旨与“追真向善求美’的管理目标,确立了“让学校成为学生终生留恋的地方”的办学目标,在学校宣传栏中彰示学校座右铭,校长寄语,同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行为,逐步形成了“以文化育人,以制度管人,以质量求生存,以安全做保障”的办学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艰苦的探索与耐心的思考,难以保证学校的常规与发展。因此,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运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校长只有让各个机构各方面因素在永不停息的作为之中运行,才能从现象上的个人手忙脚乱与自我作为中解脱出来,去谋求开拓,实现发展。
四是关心,即感情心。社会发展与物质产品的丰富决定了人的情感体验已不再只是肉体上的衣食冷暖。学校工作注重人的感情世界的目标没有变,但实施人本原理的角度已经发生了转移。激发师生认识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已成为校长必须悉心研究的大课题。作为校长,既要考虑人的需要的满足,又要引导师生创造自身价值,同时关注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
团队精神。因此,一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让他们觉得在这所学校是顶梁柱,在校长心目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他们才觉得学校生活有滋味,他们才乐于表现,善于表现。校长要心目中有每一位师生,千方百计的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他们有充分的场合和空间展示自我,体味自我。对于教师,尤其是非骨干教师,他们往往认为是平庸之辈,碌碌无为,或者觉得自己永远不会被人注意,以安于现状为目的,校长要研究他们的所长,引领大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回顾他们辉煌的过去,在他们能够胜券稳操的场合有意让他们担任组织者的角,享受荣誉感,使他们心中正欲熄灭的火焰燃成熊熊之势。一些性格内向的老师要主动同他们交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大计,增进理解,激发希望。对于学生,首先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图,有所获,无自卑,不厌倦,他们才不会把课堂当苦海,把享受当折磨。其次,学校活动的开展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使他们享受成长,感受快乐。同时,在课改不断深入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使他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他们才不至于背上包袱。另一方面,人的性格行为习惯各异,加上学校原有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校长还应引导大家通过互相关心,共同理解体会集体的温暖。一是通过集体活动中的身体力行与引领示范,让大家体会到校长与职工、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平等,没有界限,增强亲近感。二是一些曾经有过心理障碍的老师,通过疏通心理能自觉履行职责了,还要使
他们有热情,想奉献,会开启学生心扉,想关注每一位学生。三是通过文化熏陶、整体优化等手段改变职工中一些与学校整体运行不合拍的习俗,达到“无声胜有声”的目的。总之,管理者面对的是人,从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的属性做起,以友为友,将心换心,团队的心声便是一种活力,一种精神。
五是超常心,即发展与创新的意识。一个好校长不能以坚守常规,保证学校运转为出发点。从纵向上,应慎思这个学校的传统是什么?我为这个学校能留点什么?这个学校应有的特与亮点是什么?发展思路是什么?从横向上,应掌握兄弟学校的创新信息,理解师生向往与兄弟学校一致的地方,从而科学引领,规范办学,实现质量优化与人文进步。既不逊兄弟学校,又超越兄弟学校。在学校内部,任职期间,不能一个调子,一种模式,致学校于一潭死水或使学校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开辟育人阵地,使师生从校长身上感受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