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一、一、课程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
(3)运用形和,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教材分析
本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观,即以学生的主体
性、创造性、实践性为本,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修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引导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册教材分为四个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3.学情分析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美术课程的重点体现在转换同学们在幼儿阶段完全游戏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而难点也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顺利引导同学们进入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所谓的“游戏性自我表现”指的是重视过程的娱乐的效果,而“表达性自我表现”是指作者有明确的目的指向。
我们可以将幼儿阶段的游戏性自我表现称为“游戏”的时代、高兴参与的时代。此时美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美术带来的乐趣,同时形成浓烈的美术表现兴趣。
学校的美术学习仅仅是“游戏”是不行的,要逐渐形成表达性自我表现。任何表达性自我表现都需要相应的技能技巧支撑,但是对于小学低年龄的学生来说,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入学校的美术学习应该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我们可以将低年龄段学校的美术学习視为“收集”的时代、细致观察的时代。因为一个人“美术”的成长历程(包括审美和创造关)就像“成就”一个自己的艺术“房间”。空空如也的房子毫无意义,但是房间里的“形与”从何而来?就在此时,就是靠自己的“心灵一眼晴一大脑一双手”收集去表现。此时的美术活动主要以提升学生的眼界为主,就“美术”学科来说,重要的是“教育”
孩子敢看、能看、会看。为了“看”,在技能技巧上绝对不能太“难”,而应该“简单”、“合适”,同时尽可能有“趣味”,也就是“寓教于乐”。最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心灵中希望表达的内容依靠双手表现出来,成就表达性自我表现。
4、资源分析
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课件、多媒体的运用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经学习热情延续到课下、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结合学习的美术知识最终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生活水平。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美术教学,了解简单的点、线、面和基本彩的表现,并逐步过渡到立体造型表现和
较复杂的彩表现;
2.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会使用简单的美术工具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初步让学生从人文与艺术表现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和表现,特别是中国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为主;
5.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三、课程内容
总 体 架 构 分 析 | 课程内容 | 学习领域 | 课时 |
第1课影子的游戏 | 造型·表现 | 2 | |
第2课 走进大自然 | 综合.探索 | 2 | |
第3课 花地毯 | 设计·应用 | 2 | |
第4课 分一分 变一变 | 造型•表现 | 1 | |
第5课 有趣的半圆形 | 造型•表现 | 2 | |
第6课 摸一摸 画一画 | 造型•表现 | 2 | |
第7课纸风铃 | 设计·应用 | 1 | |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 | 造型·表现 | 2 | |
第9课 生活中的趣事 | 造型·表现 | 1 | |
第10课泡泡飞呀飞 | 造型·表现 | 2 | |
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 | 造型·表现 | 2 | |
第12课妈妈的节日 | 造型·表现 | 1 | |
第13课 各式各样的水果 | 设计·应用 | 1 | |
第14课可爱的动物 | 综合.探索 | 2 | |
第15课乘上大船游世界 | 造型·表现 | 2 | |
第16课打开的柜门 | 造型·表现 | 1 | |
第17课会摇的玩具 | 设计·应用 | 1 | |
第18课电脑美术 | 造型·表现 | 1 | |
第19课化装舞会 | 综合.探索 | 1 | |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 欣赏·述评 | 1 | |
四 、课程实施
(一)重抓习惯养成教育,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进入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一年级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点线面的认识以及彩的基本知识。重视想象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并能把自己所想象的表象在美术作品中。
(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四)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具体措施:
1、了解点、线、面的关系。了解不同的线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及基本的彩知识。
2、描画临摹
(1)收集绘画素材,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寻收集学生眼中喜爱的素材。
(2)接触现成的线描画。
(3)分析线描画。
(4)教师示范,学生临摹。
3、写生
一年级课程(1)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进行写生。
(2)师生共赏,共评。
(3)针对在写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分析。
4、课外活动。
(1)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画展。
(2)条件允许的话,带学生室外写生。
四、教学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要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要保证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追求卓越,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他评”与“自评”主体的转变和有机“结合”,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推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照他评,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习自信心,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技能操作”转向“注重素质提高”。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1、制作教师评估表格及自我评估表格,评估方式灵活多样
课程内容 | 艺术表现(⭐级) | 提升意见 |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艺术表现进行评价。可分为:“⭐⭐⭐⭐⭐️”、“⭐⭐⭐⭐️”、“⭐⭐⭐”、“⭐⭐”等级,并作为“⭐级优秀美术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作业、参赛、评比等形式得以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将最满意的作品装入学生成长记录册中。
4、组内同学互相评估表格
小组成员 | 艺术表现(⭐级) | 提升意见 |
组员1 | ||
组员2 | ||
组员3 | ||
组员4 | ||
组员5 | ||
组员之间的互相评价,有利于更加全面的提升美术学习的质量,做到人人参与,互相进步,
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