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时数:60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
课程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
1、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1课时)
(1). 十几减9 3课时
(2).十几减8、7、6、5等 4课时
(3).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 4课时
2、第二单元:认识图形(2课时)
3、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10课时)
(1).数数 数的组成 2课时
(2).读数 写数 2课时
(3).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4课时
(4).认识100以内的数复习 1课时
(5).我们认识的数 1课时
4、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口算整十数相关的加减法 3课时
(2).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1课时
(3). 口算两位数数相关的加减法 3课时
(4).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1课时
(5). 两位数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3课时
(6).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1课时
(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 2课时
(8). 解决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1课时
5、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 2课时
练习 1课时
6、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4).整理和复习 2课时
7、第七单元 总复习(4课时)
课程资源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
学期研究重点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增强学习动机
重点研究课例
1、认识图形
一年级课程2、8—10的分与合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已经一个学期,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逐渐熟悉。但是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有难度。
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数数从一开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数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起,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下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彩、人物等感兴趣。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它,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
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别人。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方式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6、对孩子的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
日常性评价一般不采用考查或考试的方式,以定性(作业评语)为主。
考查或考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
2、评价方式
作业评语、阶段性考查或考试、综合实践活动等。
作业评语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日常性评价。
考查或考试采用百分制、等第制等定量评价方式。
3、评价内容
学生在学习中相对于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表达和交流的表现。
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
预期学期研究成果
针对本学期研究重点,预期可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循序渐进,逐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发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1.研读相关教育教学书籍3本。
2.阅读相关研究主题论文15篇。
3.完成相关教育随笔20篇。
4.写作相关论文1—2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