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也是对职业学校传统培养模式的新挑战。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本文从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工学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搞好顶岗实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职业学校如何有效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初步思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推行工学结合模式思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也是对职业学校传统培养模式的新挑战。按照国务院的决定精神,各地职业学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实际问题。由于推行工学结合涉及到多个层面,本文仅就职业学校如何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谈点浅见。
一、职业学校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简言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它是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既学理论知识,又参与工作实践的一种综合性教育管理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是职业学校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职业学校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职业道德。知识可以传授,但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强项就是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但是,职业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因素的限制,仅靠自身的力量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无法达到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要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到企业相关的真实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培养,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如果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仅靠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必定缺乏职业能力,不会实际工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要提高认识,要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而不是仅从解决学生的就业出路和弥补学生的学费不足出发,主动转变观念,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多方寻合作伙伴,主动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二、职业学校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工学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
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人员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标准循序渐进地培养才能完成。职业学校要有效地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
建工学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重构课程体系,设计工学一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计划。
职业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工学脱节,重理论,轻实践,不能适应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要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就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构新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瞄准职业岗位的需要,按照“四个对接”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生产实际对接、与行业标准对接的思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课程开发,实施课程重组,设计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内容,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和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以及由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三段式办学模式,重新设计教学过程,编制工学一体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专兼结合,优化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育人的关键。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既能在课堂上讲课,又能在实践场地进行技术指导,既懂理论,又懂技术,能操作,会应用。但现实中,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培养的途径单一,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实践锻炼,只懂理论,不懂技术,不会实践,只能在课堂上讲课,不能在实践场地进行技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因此,要有效推行工学
结合的培养模式,必须加大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引进社会上闲散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有计划安排学校相关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等途径,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构建工学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有效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职业学校要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工程的结合,也是学校和企业的结合,是教学和生产的结合,工学结合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方能取得实效。但是,现实情况下,由于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职能不同,认识不同,出发点不同,学校仅从解决学校自身困难和学生出路的角度,而企业则从解决企业劳动力短缺的角度出发互相合作,校企合作表现为只给学生提供简单的“打工式”顶岗实习的松散式、浅层次合作,这样的合作缺乏对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指导和培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能充分发挥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所以,职业学校要有效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1.学校要调整专业结构
按照社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努力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校企合作奠定专业基础。
2.学校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完成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时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缩短学生顶岗前的预备期,减少企业的负担和成本。
3.学校要选择好合作伙伴
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经过认真考察,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生产技术比较先进,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具有合作愿望的行业、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4.学校和企业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要采取“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等深度合作的方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企业的需要“量身裁衣”,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生产进度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要为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岗位供学生实习、实训,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校企双方要结成人才培养的利益共同体,使企业真正愿意与学校一起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