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IT前沿技术系列研究生课程建设
作者:温武少 佘楚玉 李文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1
        【摘要】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特课程进行了创新性建设。课程设置围绕软件行业的特殊需求和知名跨国IT企业合作,开设了面向行业的软件工程课程。课程的建设和推广获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和相关教师的欢迎。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特课程 IT前沿技术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和面向行业的软件特系列课程建设(批准号:10JGXM-MS02)的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54-02
        软件学院培养的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满足技术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大规模系统或应用软件研发企业不仅要求新员工有较好的软件基础知识、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也要求他们了解IT前沿技术和最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掌握将从事的相
关行业的特、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与行业有关的软件开发的特点。
        为了让软件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相关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软件学院必须改革现有的软件通才培养体制,培养出能满足21世纪国家科技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如何和业界领先的IT企业合作,开设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如何面向特行业,开设面向行业的专业课程?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大提高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水平,满足国家对软件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此为目的,中山大学软件学院与著名IT企业合作,开设了系列IT前沿技术课程,帮助学生了解IT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和趋势。同时,软件学院针对行业软件开发的特点,重点强化与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产、学、研结合的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具备较强的行业专业知识,从而缩短企业人才培养的周期。我们认为,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的研究工作为软件学院研究生培养出了一条新路:以和特行业的典型企业或机构共建研究生教育行业实践基地为基础,挖掘其具有行业特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开设面向行业的专业课程。
        一、软件学院特课程建设现状
        软件学院是一个较新型的办学模式。2001年教育部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育部文件教高[2001]3)通知发布后,全国各重点高校都建立了软件学院,积极探索软件学院的办学模式。软件学院作为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育的摇篮,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软件学院纷纷对合作办学模式进行逐步探索与实践,希望各走出一条特化软件人才培养之路[1]。这些典型探索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的软件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以改革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教学体系[2]2009年,中国惠普公司与重庆邮电大学共建重庆邮电大学惠普软件学院,将惠普的经实践检验的知识体系引用到高校教学中去,创立更符合企业需求、方向培养工学结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3]。浙江大学软件学院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突出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院企合作,加强面向市场需求的工程型人才培养;通过院院合作,加强Computer+XX+Info的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此模式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学体系,实现了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该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及时掌握IT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人才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4]。深圳大学软件学院以校企联合,注重实践为指导方针,大力发展与企业的联合人才培养计划,创造了
软件学院办学新模式。该院通过课程认证、联合办班等合作形式,与国家和地方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5]。但是,总体来说,这些探索性工作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业界还没有对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影响作系统的研究。
        将行业专业知识引进到教学中也开始得到重视。已经有些教学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此办法展开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李儒、王克亮等在跟踪提高采收率前沿技术,搞好课程教学工作论文中提出,在高等院校应该紧密跟踪提高采收率的前沿技术,有的放矢,搞好《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为石油工业提供基础理论扎实、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人才”[6]。傅延勋等在对开设分离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的思考中指出,在理科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中开设分离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拓宽这方面的知识面及其一些最新动态,掌握分离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7]。汪琨等在立足教学改革,瞄准学科前沿—“基因工程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强调了在基因工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瞄准基因工程技术的前沿,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8]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在以上领域已经做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企共建IT前沿技术课程系列的建设已经展开。其中“SOA原理与实践课程获2009年度教育部—IBM精品课程服务工程与实践课程获2011年度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Web 2.0程序设计课程获2010年度Google Research Awards 工学结合Education Innovation)等。我们在软件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中,与行业特企业合作,挖掘其具有行业特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开设面向行业的专业课程的工作得到了重视。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和面向行业的软件特系列课程建设
        软件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必须遵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也要紧跟技术的发展,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从而培养出掌握最新技术的软件高级人才。为了培养一流的软件人才,软件学院在招生、入学考试、课程教学、实训和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必须进一步提高,促进先进的专业软件人才培养。在招生、入学考试环节,必须考察学生的软件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重视学生对IT前沿技术发展的了解和对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指导环节,必须围绕IT前沿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与著名的IT企业合作,开展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帮助学生与世界IT
前沿技术同步发展。围绕行业发展和需求的特点,和行业代表企业或机构合作,开设一系列与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把握行业软件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为相关行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为此目的,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展开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采用了以著名IT企业为先进技术支持,以IT行业代表为典型行业驱动的发展模式;拓展与境内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向境内高校的示范与辐射的建设模式。在行业合作中,进行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面向特行业,挖掘其具有行业特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针对行业应用需求,依托软件教育研究成果和与著名IT企业良好合作研究关系,将先进技术引入相关行业,提升行业应用技术水平。构建一个适合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良好培养环境,软件学院采用的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1.以著名IT企业先进技术为支持,共建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
        依托著名IT企业(特别是这些IT企业所专长的,具有前瞻性的IT技术),为软件学院研究生培养提供先进IT技术的训练和支持。我们与GoogleIBMCiscoEMCIntel Microsoft等企业合作,开设了一批校企共建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软件学院和这些企业在课程建设、授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在这些合作中,软件学院、参与企业、学生和社会获得了共同受益:软件学院提升了学院的学科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参与企业成功地推广了相关的技术,可以把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到毕业生的单位和行业中去;学生得到了最新和最先进的IT技术训练,能够在新的工作岗位中很快发挥骨干作用;对整个社会而言,课程提高了毕业生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技术和知识推广,提高了其他院校的软件学院办学水平。近来,软件学院总结以上办学经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路径,实现了从单纯进口进出口的转型:即著名IT企业出资,学院建设课程,院、企共同授课,总结成功的办学经验,输出、辐射国内外其他高校(如通过海南软件学院师资硕士班,软件学院成功地推广了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的建设经验和相关成果)。
        2.以电信、电子政务等行业代表为典型行业驱动,建设面向行业的软件特系列课程
        软件学院研究生必须在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个或
多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加大了与电信、电子政务等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或机构合作,为软件学院研究生培养引进行业经验与行业问题;探索建立面向行业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和企业共建行业问题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的有效途径,开设面向行业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并建设面向行业的软件特系列课程。通过这系列措施,毕业生能立刻成为相关行业的IT领军人才。
        (二)强化与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中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1.建设行业系列课程并将其与教育实践基地相结合,将产、学、研结合的思路贯穿整个专业学位培养全过程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与特行业结合,了解特行业的专业知识,引入代表性的行业实际需求,建设与行业紧密结合的系列专业课程。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行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利用行业系列专业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和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到行业核心,进行技术开发工作,提高学生的行业应用和创新能力。
        2.优化和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管理方式,积极探索行业专业知识学习深度实习贯通制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普遍缺乏行业专业知识及学制所限,他们的实习普遍存在时间短,行业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所以无法深入到企业核心技术,解决核心问题。软件学院通过提供系列的行业专业知识课程,使学生对将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好的准备。学生通过深度实习,获得良好的行业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在企业实习导师的指导下,快速把握企业核心技术的基本思想。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研发,深入了解企业核心技术,解决企业产品开发的核心问题,从而将学生实践落到了实处,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三)利用开展的IT 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和面向行业的系列专业课程,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1.课程建设模式创新
        针对软件产业的特点、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建设,成功设计了面向行业的系列专业课程和基于校企合作的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学院修订了专业学位的培养计划,并针对行业专业特点,组织撰写了新的教学大纲。针对全日制学生与在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培养的教学措施,推进培养方案优化与特课程建设。
        1)全日制学生侧重工程技术。针对全日制类别的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注重在工程技术和行业专业知识方面进行课程建设创新。引入先进行业技术,设置系列行业专业课程,积极探索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