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在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利弊关系并提出自己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
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后来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等都是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发展。它是一种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或是在学校进行的技能培训,而是与普通职
业工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多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我国在1958年刘少奇就提出了半工半读的意见,但被所破坏,1996年江苏教育研究学者张俊杰先生为救助失学青少年,向国家教委提出半工半读改革建议,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
2011年2月至4月期间,我校Z0923班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学生与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进行了2个多月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习。在和学生一起在红光的日子里,结合学校在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培养的利弊关系,提出一些自己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思考:
工学结合符合我们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办学方针。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企业、学生是工学结合的主体,学校是组织者,教师是管理者。其中,只有让企业得到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甜头,才能让工学结合更好
的开展下去,才能让校企合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
首先,学生的纪律问题。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关心的是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得以加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所以对于学生的一些小的违纪都是以教育为主,次数多了但还没效果才会考虑处分;但企业追求的是最大利益,它对于员工的考核更多甚至都是从金钱方面来进行考量,对于违规现象出现1次扣除100—200元不等。出现2—3次就会被开除,如此严厉的处罚对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所以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制定出一套适合的规章制度。我校也制定了一套对学生的考核制度:给每个学生每个月给予100个基本点数,并且对于可能出现的学生情况进行了罗列,分类进行了奖惩,并最后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学分的奖励。例如有发现在车间中有玩手机的现象,对于员工企业的方法是发现一次扣除一定数额的工资,那么对于学生呢?我们的办法是第一次扣10点,第二次以后就每次扣20点,此方面表现良好的奖励10点;同样的奖惩方法也适用于其它方面,最后在月底进行统计时与企业发给学生的补贴结合起来,这样一来,表现好的、点数多的学生拿的就比表现懒散、小错不断的学生多,而不是像以前的“一碗水端平”,每个学生都平均分配,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对此毫不在意,我也做过一些工作,询问了原因,主要员工对学生不够关注,当然这不排除学生本身上进心不足的问题,同
时也反应出当代中职学生的自我修养的不足。
同时由于企业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同,为了配合企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我校也针对企业的时间表制定了学生的作息时间表,这些都是应该在学生进行工学结合之前对于学生进行培训。
其次,企业的积极性。没有企业的支持,工学结合就无法进行组织实施,而企业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即成本降低、收入上升,同时也会希望从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到企业就业,因此,企业关心的是学生能否顶岗,能具体发挥多大的作用,毕竟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不是企业,企业只需要从学校引进就可以了,再说“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在工学结合的这段时间中间,企业领导对于学生是一如既往的关心,但生产部门对学生从一开始的热情逐步降温,说明实际运行过程中间,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在车间实习过程中,是由生产部门和车间共同安排具体的岗位给学生进行操作的,并安排工人对学生进行指导,但会有那个企业会因为要开展工学结合而去投入买进或者专门空出设备供给学生操作,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实际情况是:企业不可能把生产停下来,专门空出设备来给学生练习,这样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同时降低生产效益;员工都有自己固定的
岗位,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指导意味着效率的降低,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与他们的经济效益挂钩,对于学生不可能停下来给予具体的指导。这时,安排好岗位的学生就只能在旁边学习,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主动,要求好学,要求钻研,以此得到员工的认可,从而得到进行完整操作的机会,使自己得到提高。
因此,我认为,企业的积极性应该在于车间,即要提高员工对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毕竟员工与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学生要学习的技能知识也是有员工一手带出来的。建议以后在一企业开展工学结合时将对参与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补助措施,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开展工学结合。
还有就是要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半工半读的另一半是“读”,光考虑了学生在公司实习,而把学习丢到了一边,就有点粉末倒置的感觉了,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说因为顾及企业的利益而把学生的本职任务丢弃,这是不可取的,这应该在半工半读实施之前商议决定,保证学生足够的理论学习时间。我校在实施过程中,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每天安排了2次约有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企业也将最大的会议室空出来专门留给学生上课。虽然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但是由于学生本身每天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生产实习,
身体较疲劳,因此接受能力大大下降,并且缺乏足够的教学的工具,教学质量也是有下降。因此今后在进行此项目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实习时间。
因此,中职学校由于各个专业的不同,企业文化的各自差异,在实施半工半读的过程中肯定用一方一个总的纲领性制度,再根据各个不同专业与各自企业的沟通中形成一个个完善的方案,最后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楚丙奇,毛力元.工学结合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途径[J].教师,2009(23).
[2]赵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3]张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200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