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0期
实践讲堂
贯穿始终,引领课堂教学。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然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课堂中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清晰明朗,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主题或说明的道理。如何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微处体会作者的意图,设计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纲而目全张的教学主线。
一、以课题为主线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灵魂”,抓住了课题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利用课题来设计主线可以突出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由课题引发学生质疑,设计主线。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出示课题后,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就会提出“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恰恰就是教学内容的突破点,是本节课的中心。接下来,我就利用这些问题组织教学,整
个课堂教学就以这三个问题为主线,紧扣这三个问题,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在课文中自己寻答案。然后再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自己活动,实现了主体参与与教学的最佳整合。
2.由“题眼”设计主线。题眼就是题目中的重点词。如果题目是文章的中心,那么题眼更是重中之重,点睛之笔。因此,抓住题眼设计主线,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如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文,先指导学生抓住题眼“迷人”,然后进一步阅读课文,让学生出张家界的迷人之处体现在哪儿。学生围绕“迷人”一词,展开学习,从而了解到它的自然风光迷人,物产迷人。然后,再进一步探讨:自然风光、物产的迷人各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句子、图片一一体会它们的迷人之处。最后,再通过学习了解谈谈对张家界的感受。整堂课设计抓住一个题眼“迷人”贯穿始终,学生在学习时既有章可循,又能体现课文的主旨,更能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奇特与壮美。
二、以过渡段为主线
过渡段在文中承上启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过渡段虽然文字不多,但它在全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甚至是概括全文。正因为它的特殊作用,我们可以利语文课堂
用它来设计主线。
如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出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段话不光是过渡段,还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在学生出这句话以后,教师可板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全文梗概一目了然,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一句话展开下面的学习,体会兵马俑的三大特点各体现在哪儿。一句话,一条线,统领课堂,既清晰,又明朗。
三、以人物为主线
对于一些记人叙事的文章,学生往往对人物的把握比较容易些,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人物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性格特点来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及思想品质等等。
如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到课题,学生自然知道这篇课文是讲周恩来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周恩来这一人物的生平事迹展开,以人物为主线,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围绕周恩来写了哪几件事?”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总结出讲了关于周恩来的三件事:“先是听了伯父的一句话‘中华不振’,接着是周恩来自己去租界的所见所闻,最后促使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通过每件事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思想变化,层层深入,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及精髓。
四、以插图为主线
很多文章中都配有课文插图,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的形象性。那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这样的设计,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新颖别致,而这也恰恰是小学生所喜欢和乐于接受的。
如《小音乐家杨科》这篇课文,教师首先可以出示插图,问学生:“跪在小提琴前面的是什么人?”当学生回答是杨科后,又问:“杨科是个怎样的孩子?”带着这个问题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杨科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但酷爱音乐,大自然的一切响声在杨科听起来都是音乐声。接着,教师又回到前一幅图上,问:“杨科为什么跪在小提琴的面前呢?这把小提琴是谁的?他双手伸向小提琴干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师生共同学习第二部分。通过学习,知道:“杨科太爱小提琴了,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在这强大力量的驱使下,他情不自禁地来到地主房间,想摸一摸主人的小提琴,结果挨了一顿打。”最后,又回到插图,问:“问什
么杨科仅仅摸一摸这把小提琴就挨一顿毒打?杨科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最后一个难点———是剥削制度的不公平造成了杨科的悲剧。
可见,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能增加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以思想情感为主线
有些文章篇幅长,涉及人物多,情节复杂,如果逐段逐句地和学生分析课文,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倦心理,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这时,如果能很好把握文章的精髓,寻一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它读、议、辩、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那将是一堂极其精彩的课。
如《七颗钻石》一文,教师可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出示问题:“在小女孩的身上为什么会有一次次神奇的事发生?整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谁能用一个字概括?”学生很自然地答出“爱”。我随即在黑板上板书一个“爱”字,然后围绕这一个字,让学生开始学习,文章中都体现了哪几种爱。学生通过自学列举出:“小女孩对妈妈的爱,小女孩对小动物的爱,妈妈对孩子的爱,小女孩对过路人的爱。”最后总结,正是由于这么多的爱,才会发生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文章的情感为主线,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繁杂的课文用一个字串起来,更重要的是做到了长文短讲,学生能真正参与进来,而且积极性高,实现了自主学习。
总之,不管什么体裁的文章,只要教师肯钻研,认真备课,深入思考,真正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都能抓住一条主线,这样课堂教学就少了许多繁枝杂叶,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了教师繁琐的讲解,就增加了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主线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必须设计出一条覆盖面广、立意新、有思维价值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易于触摸,教师易于表达。把握了课堂的主线,教学才能给人以和谐的整体美感。
(责编金东)
一条主线引领课堂教学
———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主线设计
王玉敏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十一中学054000
)
157
DOI:10.16657/jki.issn1673-9132.2014.30.10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