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记得小品大师赵丽蓉与巩汉林联袂表演的小品《如此包装》令亿万观众捧腹大笑,拍案叫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总忘不了赵丽蓉老师说过的两句话:“这咋看着不像评戏呢?”“好端端的东西都被你们糟蹋了!”想着当前“课改”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不禁生出些许联想。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是否具有“语言味”,什么是“语文的味道”?那就得立足语言文字,抓住语言文字这个重点,去读书、去讨论、去感悟、去动情、去创造。一节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一定是书声琅琅的,一定是议论纷纷的,一定是情意融融的。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当我们拿到文本,我们必须挖掘文本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也就是文本中的唯美的细节。我有个做厨师的好朋友,有一手好厨艺,他最拿手的是太湖银鱼汤。他们饭店有好多厨
师会做这个汤,但只有他做的汤令人回味无穷,被誉为“神仙银鱼汤”。一次,我请教他有何秘诀。他笑答:“没有什么秘诀,和其他厨师一样的操作顺序,一样的原料,只是做时我十分注意不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以免影响汤汁本身的原汁原味。”听了这话,我忽然明白了,以前,我们把有些问题考虑得太复杂,似乎什么都要讲,什么都舍不得放,导致美文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毫无味道而言。我们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的环节,把课堂重点设计为:品读语言文字的精美,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学习人物的传神刻画,发现生活中的朴素哲理。和人物故事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一同呼吸一同律动……不必一堂课面面俱到,只求某个情感点深挖细掘。如品读《再见了,亲人》,就要引领学生品味感悟体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一一惜别之情,可抓住其中的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来进行深挖细掘。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雪”和“炭”使人想到什么?表达什么感情?通过这样的感悟,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使文本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琅琅书声,释放“语文味”
语文味还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上。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得出来,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所谓“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领会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吴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了突出父亲的了不起和执着,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师:课文为什么不说直接说他挖了两天一夜,而是说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师:这36小时,仅仅是漫长的36小时吗?它还是怎样的36小时呢?
师:这一切,都源于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啊,他挖了8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请接着读
通过这样一个引读和重组的过程,引领学生走进语言元素,把学生的情感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的。
三、“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对于课文的传神点,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
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鸬鹚》一课时,我就紧紧抓住“渔人站了起来,用竹竿往船舷上一抹,这些鸬鹚便扑扑地下水了。”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这“一抹”抹出了什么?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
语文课堂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灵魂,所以其必如诗,如歌,余韵深长;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所以其必如行云,如流水,自然而流畅。语文教学应踏踏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感的熏陶,我想,这就是崔峦老师所说的:“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学语文”的内涵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