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未必成塔
——谈高效课堂下的“积累”方法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之先贤留给我们太多的经验与忠告 ——聚沙方会成塔,积少才能成多。然而,在与学生接触的教学实践中,现实一次次的带给我这样的思考:“聚沙”一定能“成塔”吗?尤其是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模式下,如果是无方法、无系统的盲目积累,会不会反倒浪费了时间,事倍功半呢?
绵绵细雨中,我目送学生走进了中考考场,几个学生留下了他们宝贵的积累本作为给我的纪念,翻阅着一页页笔记,隽秀的字体,工整的格式记录着他们一路的成长。从初一的稚嫩细心到初二的锋芒个性,再到初三的洒脱自信,欣喜无法掩饰。然而遗憾也随之悄然而至:初一、
初二的笔记工整认真、类别繁多,却很少被翻及(从干净平整的纸张不难看出);初三的笔记数量庞大,各种“易错字大集合”、“名句归纳”、“名著综合”……超大的任务量,缺少每个学生个体的针对性,纵使学生日日记诵,恐怕也只能是囫囵吞枣,真正掌握的又有多少呢?为何初中头两年的笔记成了“过眼云烟”?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笔记的效率,让“沙”真正成“塔”?
有这样一个例子,此时讲来最为合适。两个孩子在海边堆沙堡,一个孩子喜欢用模具装细沙,搭成壮观的堡垒,另一个孩子却不管不顾地向模具里装了许多沙子、碎贝壳等杂物。一波轻微的海浪,两座堡垒都无大碍,接着,一波又一波海浪袭来,那个用细沙堆成的堡垒仍安然无恙,可那个用掺杂着贝壳堆成的堡垒早成了断壁残垣。
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吗?有杂质的墙壁沙土的结合不紧密,经不起海浪的连番冲击;而细沙墙壁却因为细沙土之间紧密的结合,哪怕有水渗入也只会填充空隙,让沙土之间结合得更牢固,自然更能经受得住冲击。积累也是这样,有的人“聚沙”讲途径,讲方法,自然能“成塔”,也能经得起推敲;而有的人不过是将“一盘散沙”聚成了“一盆散沙”,只有量变,却始终达不到“成塔”的质变。这就是没有掌握积累的精髓呀!
语文课堂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多做有意义、有价值的积累,将有限的时间充分
利用起来呢?这里,仅针对语文学科谈谈我的思考和收获:
一、选准对象,积累高效。
哲学上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用在教育上,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存在和独立。少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让学生自主判断、选择(13-16岁的孩子具备自我识别能力)适合自己的积累内容和模式,让有限的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发挥更大的价值。
例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3500字。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将3500字印刷成资料分发给学生,但是,这3500字中有多少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有多少是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又有多少才是学生模棱两可,需要训练熟记的?这样的分发没有任何针对性,把全体学生看成了一个个体,否定了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背离了因材施教的本真。
又如,初中语文必考古诗词文,共计50篇,是初中语文老师公认的“老大难”——老套、任务量大、细节落实难。老师们更是各显神通,给学生们总结了“易错字”、“易混句”、“难点总结”
等等,名目繁多,学生们更是视若珍宝。可是真正到了总复习,这样的“大总结”真的管用吗?所谓“易混”、“易错”也是因人而异吧。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所谓“大总结”的考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统统复习,导致部分学生浪费了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那么,何不启发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就积累自己的易错易混句,自己稍欠理解的知识点,在平时多加翻阅、记忆,岂不是节省了统读统背的时间,让自己的复习更高效。
解决针对性的问题,我们在其它学科上似乎可以汲取一些经验。比如英语、物理等学科,学生会准备一个“改错本”,把平时的错题记录在案,或抄或粘贴。甚至有的老师还要求学生把错误答案剖析一遍,即当时为什么答错,理解性错误还是审题错误,或者该知识点掌握错误。这样一来,学生在考点中汲取了自己的弱项,在平时或考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己的独特复习,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逐一过筛子,不失为一个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当然,语文学科有其独特性:主观性试题多,进行错题抄录量太大;题型多样,很难一本多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逐渐改进、完善,甚至寻到属于语文积累解决针对性的独特方法。
二、循序渐进,以学生的接受为本。
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积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方能他为己用,牢记于心,完善自我。
在属对教学过程中,相比于临考前的属对指导和名对佳联的赏析背诵,我更青睐于化练习于每一堂课上。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自拟一幅对联,可以对内容、格式有所限制,或者干脆由教师拟好出句,广泛征集对句,不仅燃起了学生对于属对的兴趣,有时还能掀起本堂课之外的小高潮,这样的意外收获,绝对会让身为老师的你欣喜不已。近几年来,这样的小练习几乎成了我与学生之间默契的小游戏,学生的“神来之笔”有时登不上大雅之堂,有时更是笑话连篇,但是经过自己求知探索的结晶会让学生格外重视,他们期待着每一次的佳联赏析,不断地完善着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思考成果成为下一节课的佳联主角(当然,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入围过佳联,但仍然乐此不疲,相比于结果,这样的参与态度岂不是更加珍贵)。
这样练习的结果是:学生几乎零负担的掌握了属对的要领,考前分发的名家名对学生能站在欣赏不已的高度上赏析,而不是草草读之,泛泛背之。更出乎意料的是,相比于背诵的佳联名对,学生似乎更青睐平日学生们自己的草根名作,这让我又是欢喜又是忧,看来在以后的“游戏”中还要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名家作品,让个人品味持续走高。
这就是循序渐进的魅力,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知识消化不良,而是细嚼慢咽常咀嚼,踏踏实实积累自己的高度。
三、注重学生整体把握,系统积累。
诗鬼李贺,27岁病逝,留下佳作几百。可我们知道他也有着仙风道骨一般的风韵,骑驴,摇扇,最要紧的是身后的破布袋。据说,李贺出游偶有灵感便写下投入其中,回家再归纳、整理成诗作。生前自编其集《昌谷集》,更在临死前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保存。晚唐的浪漫主义诗人随性之余竟也如此注重系统归纳。
在积累教学实践中,将日常积累系统化则显得更为重要。过去的几年里,这一方面确实给了我不少的教训和启示。日常教学中,每一学期语文学科以课文为学习单位,每一篇课文都要落实字词、注释、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主题归纳等诸多内容;可是总复习阶段,却要打乱原有系统,以题型为单位,分门别类地进行纵向复习。可是,学生的笔记却无法快速做出调整,翻阅查起来困难重重,少数学生将过去的笔记重新抄录费时费力,这更让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