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与健康小知识
1、什么样的饮用水是安全卫生水?
在农村中,许多地方在进行改水工作,动员村民打井,修建自来水厂,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喝上安全卫生水。那么,安全卫生水的含义是什么呢?
饮用水中不含有能对人造成危害的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卵。人们随意饮用,都不可能因水而患传染病。
饮用水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天然水中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些是人体需要的。只要这些化学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经常饮用,不仅无害,而且对健康有益。如果水源被污染,水中化学物质大量增加,超过了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允许范围,就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可能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水的颜、气味和味道正常。水的颜和口感不会给人不舒适的感觉,用水来洗涤衣物、器具时,不会留下不应有的痕迹。
以上是对水源本身的要求。如果作为饮用的安全卫生水,则应是经过净化、消毒处理或经过煮沸处理后的水。
2.如何选择饮用水水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有许多乡镇兴建了自来水厂。但目前大多数农户仍然是分散取水,独户使用,或几户、十几户共用一个水源。
天然水分为地面水、地下水、降水三大类,饮用水源一般都是从这三类水源中选择的。地面水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海洋水,地面水暴露在地表面,往往易被周围环境所污染,需要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海洋水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水味苦涩,不适宜作饮用水源。降水包含雨水、雪水,收集、贮存比较麻烦,而且能收集到的水量也有限,只有少数缺水严重的北方干旱地区才以降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最适合散居农户的饮用水水源是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经过土层的渗滤,水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及某些有害化学物质被滤除,水质较好。与地面水相比,地下水深藏地下,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稳定。但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农户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深几米至十几米的地下水一般属浅层地下水,地面的各种有害物质可能通过土层渗透,污染地下水,要特别注意水井周围的卫生防护。
深层地下水处在地下岩层中,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铁、锰、氟、砷等,这些物质若含量太多,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就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打了深井后应请当地卫生防疫站取水化验,判断井水能不能饮用。
3.为什么人畜不能共饮一个水源?
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这个道理。有许多肠道传染病,像、伤寒、痢疾;某些寄生虫病,像蛔虫病、姜片虫病、棘球蚴病等,都可能通过污染的水源而播散,导致疾病的流行。
在水源比较紧张的地区,特别是牧区,仍存在人畜共饮一个水源的现象。这样,水源极易被带菌、带虫卵的牲畜或牲畜粪便污染。人一旦喝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就有可能发病。因此,人畜不能共饮一个水源的水。要彻底改变这种作法,必须提倡挖井取水,并且做到有井台井盖,防止雨水、雪水流入井内。还要与畜舍、而所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污水渗入井内。
另外,如果饮用河水,也要做到人畜分别使用上游水、下游水。杜绝饮用生水、脏水和不
流动的死水。
4.春耕季节要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春耕、春种的繁忙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活跃的旺季。因此要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搞好室内外卫生。结合生产积肥,大力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保持生活环境清洁。住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搞好个人卫生。要随着天气的冷热变化和劳动强度的大小,随时注意衣着增减,防止呼吸系统疾病发生。被褥要经常曝洒,衣服要勤洗换,保持清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以防病从口入。
卫生健康知识 适时做好预防接种。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
注意劳动卫生。在积肥与施肥过程中,要经常接触粪便、垃圾和其他污物,双手最容易染上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因此,要经常剪指甲,积肥或施肥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清洁
水洗手,以减少疾病传播。在施用干粪、粪末和其他容易飞扬的有机肥料时,要戴口罩和穿长袖衣、长裤,防止病菌从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侵入机体。
防止意外伤害。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田间耕耘还是使用木梨、耙和双轮双铧犁及锄头、镐、镢等工具。这些农具在闲置一段时间重新启用之前,如不经过检修,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因破旧、松动而发生意外伤害。北方农村,在粘土和水田劳作时,常用铁锨、长锹翻地,这时最好穿硬底鞋。使用牲畜如牛、马、骡、驴作动力时,事先要做好驯服工作,以免伤人。如拴好缰强,戴好辔头、鼻丹或口唇链锁,并要让牲口饱食和适当休息。
5.“双抢”要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双抢”期间要把成熟的稻子收上来,把晚稻的秧苗插下去。所以,每年的7?月份是年平均温度最高、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繁忙季节。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预防疾病与外伤。
高温季节在田间劳动,要注意防暑,要利用早晚多干活、干重活,中午适当延长休息时间;田间干活应戴草帽,穿浅宽松衣服;可随身携带一些清凉饮料和清凉油、十滴水,以备急用。年老体弱者在酷暑季节应减少体力劳动或暂停田间劳作。
割稻要正确使用镰刀,防止割伤手指;防止稻穗刺伤眼睛。
炎热夏季,我国南方农村,人们普遍有夜晚乘凉习惯。乘凉时可采用蚊香或就地取材用稻草加艾叶结成“烟包”点燃驱蚊,效果良好。睡觉时挂蚊帐防蚊,以保证夜间休息好,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劳作。
6.怎样预防“谷疮”
有的人在收获稻谷、高梁、翻晒粮食、保藏棉花等过程中,脸、颈、肩、胸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瘙痒,随后可出现红斑、风团或丘诊。在风团、丘诊的中央往往可以看到极小的伤口。随着风团、丘疹的增多,瘙痒加剧,以至奇痒难忍,极易抓破。抓破后容易感染形成脓疱,这就得了谷疮。谷疮严重者可有发热、头晕、无力、精神不振等全身反应。
防治谷疮的措施有:
在收割、翻晒、堆垛、脱粒、扬场时,要穿长袖衣与长裤,戴帽子、口罩、防护眼镜,以防恙螨昆虫叮咬。劳动时注意在上风向操作。收工后注意用清水洗澡。
一旦发生谷疮,在清洗皮肤后,可涂抹5%硫磺炉甘石洗剂,可达到止痒、消炎效果。有化脓时,可涂擦磺胺等消炎软膏。不用手搔抓,以避免感染。
7.怎样预防“农民肺”
碰上阴雨天,未经充分晒干而堆贮的饲料草、柴草等,往往由于植物细胞呼吸产热促使细菌(干草小多芽孢菌、普通嗜热性放线菌)生长,产生大量的繁殖体,医学上叫“孢子”。当大量动用贮存的的饲料草,或翻晒这些饲料草、柴草时,这些孢子便飞扬到空气中,人吸入这种含孢子的霉变草尘,就会得“农民肺”,出现胸闷、气短、咳嗽或伴有发热、疲乏等症状。
“农民肺”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将打下的饲料草或柴草充分晒干后堆贮,并做好防雨、防雪、防霉变措施。在播晒或动用饲草、柴草时应站在上风向,戴多层纱布的湿口罩,可减少孢子的吸入。如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适当休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