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范文
《_______即景》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对不满意的地方能够有针对性地修改。
    教学重点: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写景的片段
    教学难点:
    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教学过程:
    ―、回顾精彩片段,初步感知习作方法。
    1.出示《鸟的天堂》插图:大榕树,这幅图同学们熟悉吗?
    2.出示《鸟的天堂》中描写榕树和鸟的两段文字,思考于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什么?
    文字一: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文字二:起初周周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澎。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引导学生思考:巴金先写树,再写鸟,写法一样吗?
    小结: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在写景的时候将动态的情况和静态的情况交织在一起,这
样的文章才能给我们的阅读带来愉悦。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精彩片段的回顾,引出本单元的习作方法: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为学生之后的习作做铺垫。)
    二、引导学生审题,打开学生习作思路...
    1.出示习作题目《_______即景》,引导学生思考:写景的文章我们以前写过,这次的习作题目和我们以前写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景”字前面加了一个“即”字。
    2.什么是即景?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点拨:我们在当下,眼前所看到的景就是即景。
    3.请你们回忆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一瞬间被眼前的景深深吸引了?那是一处怎样的景呢?学生交流。
    4.结合学生交流的自己所看到的美景,适时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使学生准确理解习作题目。之后,通过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美景,打开学生的思路,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三、明确习作要求,深入指导习作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以前学过如何写景,首先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2.出示题目《窗外即景》,引导学生思考:你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预设: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出示题昌《雨中即景》,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你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预设:可以仿照《雷雨》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3.写景,除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之外,本次习作,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教材第3自然段,试着提炼岀关键词,圈画下来。
    预设:写动态变化。
    4.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思考: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动态描写的片段,出你喜欢的一两处,同桌交流一下,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的?
    预设:
    片段一: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作者使用恰当的动词,写出了天空颜的变化。
    片段二: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1)作者通过月亮形状的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过程。
    (2)作者在写景物变化时,运用了“先 “再”“渐渐地”这些表迖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
    (3)“溜”“爬”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这样写使月亮的动态变化更生动。
    点拨:作者在写景时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实际上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掌握习作方法。)
    四、赏析片段,抓住习作关键点
    1.同学们,这篇习作要求我们抓住景物的动态变化来写,那么这个动态变化该怎么抓呢?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位同学的精彩小练笔,并说一说你自己的体会。
    学生交流讨论。
    片段一:
    看!雨丝如牛毛,像银针,斜斜地落到地面上,溅起朵朵小水花。听!雨点轻敲树叶,有节奏地“滴答”着,像是一位音乐家在演奏轻音乐。道路两旁的树木都挺直了腰板,贪婪地吮吸着这甘甜的雨水。刚走上天桥,雨声儿骤然变大了,"辟里啪啦”如子弹破猛打在雨伞上,水花四溅。行人急匆匆,我跟上疾走几步。雨恭如注,像瓢泼似的又密又急。不一会儿,天桥台阶水流汩汩,恰似小小瀑布。雨声、脚步声与桥下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交响乐。
    点评:这位同学抓住了雨的特点,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来写的,通过观察,写出了雨的变化,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片段二:
    清晨,当第一缕夏日的风吹过,花丛,花草顿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空气里充满了,浓郁的花香。中午,骄阳似火,空气里仿佛有一团火。小草蔫了,树叶也耷拉着脑袋。田野里劳作的农民,更是汗流浃背。这时,风来了,拂过万物,好似一股清凉的甘露沁入人们的心田。霎时,人们情不自禁地伫立在风中,任凭风掀起他们的衣襟,梳理他们的头发。晩上,凉风习习。孩子们在院中望着天空,挥动着小手,咿咿呀呀地数着星星。
    点评:这位同学按照时间的顺序写出了夏日的风的可爱,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片段三:
    城镇的傍晩是喧闹的,而乡村的傍晩却是宁静的、柔和的。当夕阳恋恋不舍地下山之前,这片绿的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咸了金黄。啊,家乡的傍晚多么美丽啊!
    你瞧,太阳慢慢地下山了。绿荫掩映的村庄上空升起了一层层薄薄的烟雾,真像一层细腻的轻纱罩住了整个村庄。竹林里响起叽叽喳喳的声音,原来是小鸟们在尽情歌唱。虽然我不懂它们在唱什么,可是我知道它们的心情一定是欢快的。
    点评:这位同学写的是乡村傍晩的景;他的描写中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以静衬动……
    2.小结:同学们,写景物动态变化的角度可以有多种,我们可以像刚才这几位同学一样,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如景物的形状、颜、数量、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描述景物的动态美,也可以写写在不同时间段里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可以在你的文章中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
态描写,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而且在写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并要写好事物之间的衔接。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小练笔中的精彩片段予以示范,使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掌握习作要领,确定描写景物动态变化的角度,降低习作难度。)
    五、构思文章写习作
    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思考,在你观察的景物中,哪些是有动态变化的 你会抓住它的哪些方面来描述?注意描写所观察的景物的动态变化应是文章的主腿落。
    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相机指导。
    六、明确习作修改重点,完成修改
    1.小组内互读习作,初步评价习作,得出评价标准。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就本次习作而言,好作文的评价依据是什么?(点拨:能按顺序写出动态变化。)
    (2)让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读读小组内同学的习作,议一议谁的习作写得好,好在哪里。
    2.优秀片段赏析。
    通过刚才你们的交流,我发现每位同学的习作都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几位同学的优秀习作片段,看看你们能不能和我一样发现他们习作中的一些闪光点。(通过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片段,学生交流。)
    3.聚焦动态变化,初步修改片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习作中优秀的片段,本次习作的主要要求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对自己习作中这.部分的描写还要进行修改,如何修改呢?出示典型片段,全班讨论,提出修改建议。
    4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习作注意事项和同学的习作,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盪
建炸生对宾壑片段的关同,修欢,極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关键点是写出景物动态变化,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
    附优秀习作:
    雪中即景
    今天早晨,天空灰蒙蒙的,像有人在天空中蒙上了一层灰布。走在上学的路上,不禁感到一丝丝寒气往身上直窜,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一阵阵寒风吹来,几片云朵飘来,为原本毫无生机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生机。那些云朵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小绵羊,还有的像小狗。
    我向窗外望去,眼中流露出一丝惊喜的神情。哇,下雪了!那窗外一片片雪花飘落,像是无教个白小精灵急急忙忙地飞向人间。
    我快步地来到操场上,伸出手去,一片雪花落到了手心里,刺骨的冰凉。没过一会儿,雪花在手中便袪化成了水珠,我用舌头舔了舔,凉丝丝的味道。伙伴们开始玩雪了,有的在捏雪球,有的在打雪仗,还有的在雪中画画……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中午,雪下得小了许多。天空也比之前亮了一些。地上的积雪大都化了,但快乐的时光让我们回味无穷。
    下午,雪花羞答答地不知了去向,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这雪中美景令我久久不能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