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 环境 C. 个性差异 D. 个人努力
【答案】B。
2. 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 夸美纽斯和杜威 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 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D。
3. 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
东西”小林 中公教师网提供
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C。
4. 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 ②初等教育 ③中等教育 ④成人教育 ⑤高等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5.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
【答案】A。
6.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
【答案】C。
7. 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维生素D荀子劝学篇
【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中公教师网提供
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 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答案】B。
9.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
【答案】A。
10. 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
【答案】A。
11. 讲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斯金纳C.班杜拉D.桑代克
【答案】C。
12. 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
【答案】B。
13.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讲师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中公教师网提供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包含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内容。
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经验基础而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特定的理解,不同学生听同一堂课会有不同的体验或是学习经验
14. 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所
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A。
15.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计算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周长”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机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
【答案】C。
16.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A.横向组织 B.水平组织 C.纵向组织 D.综合组织
【答案】C。
17.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学目标
【答案】A。
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实习法
【答案】B。
19.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过程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C。
20.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即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答案】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中公讲师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匮乏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像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中公教师网提供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22.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
【中公讲师解析】
从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交往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公教师网提供 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