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孟子》《荀子》谈儒家代表人物对抗挫折的态度
作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3期
        摘 要:本文中这三本著作出发,在著作的字里行间,探寻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儒家代表人物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战胜挫折的方法,以期对指导当前的抗挫折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孔子;孟子;荀子;挫折
        作者简介:王雅越(1993-),女,汉,湖北黄石市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02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可谓是成就最为丰富的。而这
一时期,又以孔子、老子、墨子等为代表的三大哲学派系为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孔子》《孟子》《荀子》出发,来探寻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儒家代表人物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战胜挫折的方法,以期对指导当前的抗挫折教育有所裨益。
        一、孔子:用智慧笑对困难与挫折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结孔子言论而成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道德修养、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被称为是中国人的圣经。
        在《论语·子罕》中这样写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的“仁者不忧”说的是,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因环境而动摇,没有忧烦;“智者不惑”指的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清楚而不会迷惑;“勇者不惧”指的是,真正有勇气的人,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他会用宽容和理解来对待给他带来忧愁的人和事情;有大智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或者不解的地方,他会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的人,在面对强敌时,是不会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的去迎接任何挑战。可以说,从这句话孔子告诉我们,当面对挫折时,要
有仁者的胸怀,智者的理性,勇者的镇定。
        在《论语·宪问》中,有人曾这样说子路:“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是说,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可以说,这句话也是对孔子入木三分般的评价。在人生之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和痛苦,在遭遇挫折时,有的人消沉低落了,停滞不前了;在学习出现倒退时,有的人对自己说我不行了;在生活出现磨难时,有的人便痛哭流涕,怨天尤人。世事总难料,困难和挫折随时随地都会出现,而“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则告诉我们,许多事情都是要经过艰苦奋斗和努力后得来的,人就应该有执著的信念,要有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言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说,真正的好学者是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要别人创造环境来适应他,更不会迁怒和抱怨他人,不管外界怎样喧嚣和嘈杂,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宁静。即快乐而不致毫无节制,悲哀而不过分影响情绪,受到不公平待遇心有怨言的时不会过分生气影响到心境。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些事情,不要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好,而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所以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以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二、孟子:挫折是客观存在的磨刀石
        《孟子》是战国时期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记载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交流和争辩,还包括孟子对其弟子们的言传身教,以及孟子游说各国诸侯时的记录,也是儒家。
        关于挫折的意义和价值,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有段著名的论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在这段话里,孟子认为挫折能够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内心的潜力、增强人的才干。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历过挫折洗礼的人,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才能堪以重任。在这里,孟子还表达了一个重要理念,即有意识地设置挫折情境,对人才进行挫折考验。
        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还讲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这里孟子认为,安逸舒适的生活会使人止步不前,只图享乐的人,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而处于忧愁患难之中的生活则能激励人的意志,使人得以生存与发展。这个观点揭示了挫折的客观存在性,也说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挫折与磨难。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意思是,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知识,经常是由于他经常经历灾患。这句话告诉我们,困难和挫折就像一块磨刀石,能够磨砺出我们坚韧不拔的品质,激发人所未知的潜能,所以说在日常教育中,主动让大学生经历挫折,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写道:“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军万马,吾往矣。’”在这一段中,孟子将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人进行对比,认为曾子以正义曲直为评判标准培养勇气最为可行———正义不在我,对方纵是卑贱的人,我不去恐吓他;正义确在我,对方纵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随后,孟子又有一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评论,认为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可见,真正的勇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以正义为力量,纵是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从这段话告诉我们,在遇到挫折时,要敢于直面现实、接受挑战,沉着冷静地去面对挫折,以正义的浩然之气去战胜它。
        三、荀子:坚韧意志和不懈努力是战胜挫折的力量源泉
        《荀子》一书是荀子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社会和人的自身行为,以维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理论著作,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
        在《荀子·劝学篇》中有句至理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即便是金属和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这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求学精神,也是一种铁棒磨成针的韧劲。这就告诉我们,在做学问、做事业中,贵在目标专一、矢志不移,最不能有的就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在挫折和逆境中,贵在持之以恒、永不懈怠。凡事都要一鼓作气,坚持到底,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否则必然或是半途而废,或是功败垂成。可见,荀子告诉我们要培养坚忍的意志来克服困难。
荀子劝学篇
        在《荀子·修身篇》中,荀子讲:“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意思是,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我们知道,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指自我完善,严格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荀子对修身的要求很高而且也很具体,以至于一言一行,甚至服饰、饮食、居处、容貌、态度等,一律
要求合乎道德准则。他认为做到这些,就与尧、禹差不多了,实际上荀子这句话是在强调修身可以成为自强的一种途径,而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准则高、品行好的话,他也就更易走出逆境。
        在《荀子·宥坐》中,荀子认为:“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说的是,处境不窘迫的人往往不能高瞻远瞩,没经过失败挫折的人往往志向狭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荀子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心态。所以说,有成功就有失败,有失败也同样会有成功,成功与失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没有失败过的成功者,不一定能守得住现有的成就。而一个失败过的成功者,他定能守住自己现有的事业。然而当我们遭受失败后,一味自责、抱怨或者偃旗息鼓甚至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其实,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不经历风雨是不可能见到彩虹的。所以说,失败应该是成功的母亲,只有积累了一个一个的失败砖石,才能垒成成功之塔。
        结语: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有关挫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对我们对抗挫折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
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应该审慎地对待,批判地继承,要立足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极取其科学性的精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李小龙.《论语》全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 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觉.《荀子》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