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论是远在他乡的游⼦,还是近在咫尺的家⼈都要聚在⼀起,过⼀个团圆节。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篇⼀】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及赏析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复长。
什么是代沟  盐梅已佐⿍,曲糵且传觞。
  事古⼈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觉芦⾹。
  亿兆同归寿,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初五,五⽉是仲夏,⽩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复长”。时当端午,⽤盐佐⾷梅⼦,饮酒欢乐,⽊槿茂盛,芦苇发出清⾹,⼼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皇恩浩荡。
  《端午三殿宴⾂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符天数,五⾳调夏钧。
  旧来传五⽇,⽆事不称神。
  ⽳枕通灵⽓,长丝续命⼈。
  四时花竞巧,九⼦粽争新。
  ⽅殿临华节,圆宫宴雅⾂。
  进对⼀⾔重,遒⽂六义陈。
滑冰  股肱良⾜咏,风化可还淳。
其他功能
  赏析:唐代⼈将五⾊丝线编织成带,佩在⾝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九⼦粽”源于九⼦蒲(⼀种蒲草),“粽⼦”⼜与“种⼦”谐⾳,寓意得⼦,所以⽤九⼦蒲叶包裹粽⼦,表达多⼦多孙的美好祝愿。“⽅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宴饮。
【篇⼆】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及赏析
  《竞渡诗》
  唐·卢肇
  ⽯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活动的前⾝。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创造了“锦标”的⽐赛制度,指在龙⾈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就是⽐赛的冠军,⿎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竞渡歌(节选)》
  唐·张建封
  五⽉五⽇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扑⿐⾹,银钗照⽇如霜刃。
  ⿎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声劈浪鸣千雷。中考录取
  ⿎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如瞬。
  坡上⼈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杜鹃啼血猿哀鸣  前船抢⽔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赏析:这⾸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字,把竞渡的激烈场⾯、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篇三】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及赏析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去谁知感慨⽣。
哈萨克文化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添⽩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湮没⼏垂名。
  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以养⽣,古⼈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然欢愉,⽼了却多感慨,不学⼈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发⽇渐增多,⽯榴花年年应节⽽开,红锦⼀般耀⼈眼⽬,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同归黄⼟,有多少⼈湮没⽆闻,⼜有⼏⼈能名垂青史?
  《端午》
  唐·⽂秀
  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赏析:端午节起源的⼀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所受到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