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031页的内容。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爸爸喝醉女儿即兴改歌吐槽
教学难点: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盛有红墨水的玻璃杯两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块各一块,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物各一个,1立方米的框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课题
1、感知课本。
(1)请同学们拿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数学课本。问:根据近几天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什么?你能量出什么,算出什
么?
(2)请摸一摸它的长、宽和高,要计量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再摸一摸它的封面,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什么,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
2、信息激发。
(1)出示信息:数学课本的体积大约是248立方厘米。问:根据这条信息,你能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关于体积,你还想知道什么?
(2)揭示课题:体积(板书)
二、引导观察,讲解新课
(一)教学体积的概念。
1、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
加油稿师: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完后,师问:,水面真的会升高吗?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乌鸦非常善于动脑。
生2:我发现乌鸦往瓶子里填小石子,水面上升了。
师:为什么往瓶子里填小石子,水面就上升了呢?
生3:因为石头占了瓶子的一部分空间,把水挤上去了。(师板书:空间)
师:体积和空间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研究研究。
似是故人来 歌词2、实验演示,揭示概念。
(1)老师做实验:
羞涩的拼音
拿一个盛水的红玻璃杯,再把一个小石子投入杯中,请同学观察水面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水与原来相比有没有增减?为什么水面会升高?
(2)学生分组做实验:
用一只杯子装满细沙,然后倒出细沙,放入木块,再倒入细沙,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从上述两种情况说明:石子和木块都占一定的空间(板书:占空间)。
像我们每个人都占一定的空间,教室里每一件物品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举生活中占空间的例子。
(3)摸一摸,感觉谁占谁的空间。
师:请大家在书桌的抽屉里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把书包放进抽屉里再摸一摸,又有什么感觉?
生:第一次感觉抽屉里的空间大一些,第二次感觉抽屉里的空间小一些。
师:为什么两次感觉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书包占了抽屉的空间。
师:对!那么只把你的数学书放到桌斗里面,再摸一摸,与刚才放进书包相比,感觉怎样呢?
生:感觉比刚才的空间大了一些。
告白情话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书包占的空间大,一本数学书占的空间小。
说明: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板书: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个物体占的空间最大?哪位同学占的空间最大。
师:我们的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教师、学生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请大家想像,走出教室会感到怎样?
生:空间更大了。
师:现在我们学习到这里,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体积吗?
学生回答后,教室完善板书:(补充完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的体积?
学生回答:像粉笔盒所占的空间就叫做它的体积;石块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就是指石块的体积。
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出来的。
(二)教学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
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生:不好比较。
教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左边的长方体有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有15个,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
比右边的大。师:如果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分的小正方体块不一样大,行不行?生: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
师: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们先回想一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那我们今天学习的体积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9页。
(1)学生自学课本,出示下列思考题:
键盘不能打字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②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请举例说明。
(2)组织汇报交流:
师: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