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普及传染病疫情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
2.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不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
三、学校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责任制,加强食堂、校园环境、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2.结合学科教学,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3.严格执行学生缺课登记及请假制度、学校传染病期间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4.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5.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菜。
6.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教育和上级组织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留样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1.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常对学校食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食品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证上岗。对于患有“五类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必须定点采购,并按照规定验收。严禁向学生出售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存必须严格分开生熟。餐具必须采用高温消毒或药物消毒,并采取严
格的保洁措施。
食品及其原料储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厕所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厕所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生活方式。结合季节性和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和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防治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无照、无证商贩的各类食品。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惯,提供合理营养,不断增
强体质。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情、中毒事件、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每天班主任统计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并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跟踪观察,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医院感染爆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情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用书面形式(或电话)向教育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