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作为中华民族文明之根,乡愁记忆之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当前乡村面临衰落[1]、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正是通过以乡村偏向为战略发展导向的思路对之前的城市导向发展思路进行纠正[2],乡村的多元价值被予以关注和重视。
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乡村滨水区的发展以及滨水景观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滨水区景观规划愈发受到各方的重视,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使得对滨水区景观营造有了更加新颖和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凸显滨水区景观生态优势,明确乡村滨水景观规划意义,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的美丽宜居型乡村,本研究从现实需求出发,以浙江省象山县长塘河为例,在深入剖析区域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滨水区景观规划研究并进行景观优化设计,不仅有助于人们对滨水环境的正确认识,形成人水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还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滨水区景
收稿日期:2022-05-17
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1043)作者简介:郭
涛(1997-),男,江苏常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流域人文地理,(电话)183****8180()*****************。
生态宜居理念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规划
——以浙江省象山县长塘河为例
郭
涛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
210098)
摘要: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人的村镇滨水景观,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宜居理念应用到乡村滨水景观规划中。以浙江省象山县长塘河景观规划为例,多角度并多维度地对区域水景观、水文化、水生态、水旅游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实现乡村滨水景观提升的规划目标及设计理念,以期为今后的乡村滨水景观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滨水景观;生态宜居;规划;长塘河;象山县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3)06-0120-05DOI:10.14088/jki.issn0439-8114.2023.06.02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waterfront under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livability :
Taking Changtang River of Xiangshan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UO Tao
(School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beautiful village and create a pleasant village waterfront landscape ,the ecological livable concept was applied to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waterfront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relevant research.Tak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Changtang River of Xiangshan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gional water landscape ,water culture ,water ecology and
water tourism were deeply analyzed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dimensions ,and the planning objectives and design ideas of realizing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waterfront landscape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waterfro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rural waterfront landscape ;ecological livability ;planning ;Changtang River ;Xiangshan County
郭
涛.生态宜居理念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规划——以浙江省象山县长塘河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6):120-124.
第6期
观规划提供可实施的参考意见。
1生态宜居与乡村滨水景观的内涵
1.1生态宜居
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首次提出运用自然生态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规划设计自然环境的观点[3]。乡村滨水区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善乡村水环境水生态,有助于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从而推进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生态子系统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建设水美乡村,以美丽河湖串联沿岸的乡村、田园等景观要素,以线带点,打造“一镇一河一风情、一村一溪一风景”,创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2乡村滨水景观
滨水景观泛指接近江河、溪流、湖泊等沿岸的景观,具备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是多种景观要素与人的关系相联系的综合体,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并把握和感知自身的生存状况[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滨水区,是依托江、河、溪、塘、湖、库等水系景观,形成具有审美意义,饱含地域文化,兼具取用水、灌溉、洗涤等乡
村生活生产功能的景观结合体。其更注重乡村水域资源禀赋的挖掘与利用,为打造特鲜明、生态和谐、发展可持续的乡村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并且更加注重密切联系乡村的生产生活。
2项目现状分析
2.1项目概况
研究区域在定塘镇,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中南部(图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石浦镇、晓塘乡、新桥镇相邻,区域面积约61km2,下辖28个行政村,属平原乡镇,拥有耕地2100hm2[5]。象山县最大的淡水港——大塘港纵穿全镇,区内环境优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植被繁茂,拥有丰富的田园观光和生态农业资源,是宁波市首批示范生态小镇。长塘河穿镇而过,长11.5km,流域面积30km2,发源于大明山北麓,自东向西,不仅为周围村庄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水源,也为当地居民滨水游憩、观景娱乐提供场所。
2.2SWOT分析
2.2.1优势解读
1)水文化优势。长塘河隶属于大塘港流域,深受大塘港流域围垦文化、渔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特文化影响,沿岸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整,区域内非遗资源丰富,乡土文化底蕴深厚,对于滨水区景观的营造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水生态优势。大塘港整个流域内水系发育较好,水面率约为12%,呈现“一纵五横”的水系格局现状。长塘河作为其支流之一,主要为自然形态河道,除镇区段多为自然生态驳岸外,沿岸植被覆盖度高,乡土植物种类丰富,村庄滨水区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优势明显。
3)水景观优势。长塘河滨水区内分布有中站耶稣堂、镇潮庙、保安桥、人民胜利碶和陈照华故居等文物保护点以及外销蔬菜产业示范区、现代蔬菜育苗精品园等农业观光园。其滨水区景观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对此加以生态规划设计,易形成一个生态导向型的开放式滨水空间。
4)水旅游优势。根据《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长塘河位于“环大塘港生态影视文化旅游区”与“环石浦海洋旅游区”之内。区域内旅游资源存量多,类型丰富,资源潜力大。基于“吸引力-承载力-生命力”(AVC)理论对乡镇旅游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表1),定塘镇得分≥65分,属于旅游
晓塘乡
00.512345km
a.研究区位置
行政村位置
行政村名称
石浦渔村
高速公路
现状公路
乡镇界线
县界
b.研究区村庄分布
图1研究区现状
郭涛:生态宜居理念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规划——以浙江省象山县长塘河为例121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
优先发展乡镇,水旅游吸引力强,相关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具备旅游发展的基础。
2.2.2劣势解读
1)长塘河下游段地处平原河网地区,自然落差小、水体流动性较差。由于受河岸围垦种植、围塘养殖、房屋侵占以及道路过河的影响,部分河段出现河道水面填埋、萎缩等现象,破坏了自然水域的空间肌理,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受农田灌溉、围塘养殖的影响,河道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如遇暴雨
情况,会大大影响定塘镇水源水质情况。目前,长塘河下游段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超标主要指标为总磷,其次为硫酸盐、氯化物、锰等;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总氮来源于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业污染,各污染因子中均为农业面源污染比例最大,其次为生活及养殖业污染。
2)长塘河滨水区景观分布较为分散,各景观节点之间联通性较差,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部分河段滨水防护绿地建设不足,滨水空间有限,水景观设施不足,缺乏一定的景观性和亲水性;镇区段为硬质立式驳岸,生态性较差。象山县水文化内涵丰富,在乡村滨水区景观的营造中对其融入相对较少,未能形成有地域特的水文化景观。
2.2.3机会解读
1)时代机遇。在乡村振兴、美丽河湖建设及全域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滨水区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出来,作为乡村地域系统中绿生态的景观空间,对其进行生态性营造,为人们提供观赏游憩、运动休闲的场所,营造良好的亲水、近水、乐水的开放性空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对于所处生活环境的要求愈发提升。滨水区作为乡村生活生产的重要区域,迫切需要加强滨水区景观规划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生态环境需求等。
2.2.4威胁解读
1)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滨水区进行大规模开发,致使乡村原有的地域文化发展遭受到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在乡村滨水景观规划过程中,要注意传承地域文化,展现地域乡土景观。2)乡村滨水区生态环境整体受大塘港流域的影响,流域内的潜在污染源对滨水区发展存在一定的威胁。对于滨水区开展的景观规划,考虑通过生态景观的营造,防止污染物进入滨水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规划目标及设计原则
3.1规划目标
乡村滨水景观的塑造,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湖泊水质的净化,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水域周边的绿地、坡地、植被等创造出自然和谐景观[6]。基于生态宜居理念,营造长塘河滨水区景观,恢复村镇自然生态环境,以实现乡村的健康发展作为总体规划目标,从5个方面展开实施:①尊重自然规律,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改善河道生态;②整合区域资源,优化乡村产业经济结构;③基于象山县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水域优势,提高人们的亲水积极性,打造宜游宜览的滨水绿道;④建设以生态农业为特的观光园,吸引各地游客,促进经济发展;⑤建立“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旅游”四位一体的活力水系,营造滨水景观。
表1乡镇旅游价值综合评价
AVC
吸引力(Attractive)
生命力(Vitality)
承载力(Capacity)
总分因子模块
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成熟度
交通
通达性
产业
基础
城镇化水平
旅游资源集聚度
旅游资源价值与品质
旅游资源吸引力强度
乡村风貌与特
与周边旅游区联系性
外部交通
内部交通
现状经济与人口
地方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
服务设施完善程度
权重分解//%
8
13
12
6
8
12
6
7
10
10
8
100
得分
70
70
70
60
70
80
70
50
60
60
50
权重得分
5.6
9.1
8.4
3.6
5.6
9.6
4.2
3.5
6.0
6.0
4.0
65.6
122
第6期
3.2设计原则
3.2.1整体优化原则乡村滨水区景观规划应基于整体性角度来进行景观设计,朱国平等[7]在研究中认为单一和乏味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进行长塘河滨水区景观规划时要从全局出发,不过分夸大区域的不同点,保证乡村滨水景观的和谐美,使之与象山县的整体布局相融合。既要为乡村居民体验滨水风光提供便利,又要让滨水区景观突出乡村特。
3.2.2生态优先原则乡村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因而其具有较好的景观结构,景观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宝贵的自然遗产[8]。基于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要求在初始阶段从区域现有的生态资源出发,考虑下辖乡村生态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保障区域内原始生态资源。3.2.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乡村滨水区景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亲水性、安全性以及人性化。长塘河滨水区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滨水景观资源应由当地居民共享,而亲水性是人们能够摸到水的一种感受体验,要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与审美体验,发动众、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3.2.4地域特保护原则乡村不可以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而它的灵魂就是区别于城市最明显的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赋予它的独特内涵[9]。不同的乡村景观各有其特点,因不同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气候地貌而形成了缤纷多彩的景观,在进行长塘河滨水区景观规划时要注重保护其地域特,梳理乡村地域的地理文脉,将滨水景观要素与流域内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从而突出乡村地域景观的魅力。4乡村滨水区景观规划应用
4.1乡村滨水景观规划策略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城得水而灵[10],根据
水域自然景观特性、城镇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以及滨水景观资源分布情况,构建长塘河滨水区“一核两带三区”的总体格局(图2)。
“一核”即村镇滨水景观核心,位于象山县“中心镇”定塘镇镇区,滨水用地主要为商住混合用地及工业用地。现已完成滨水绿地景观工程建设,但因镇区河道两岸为硬质化护坡,景观带空间有限,滨河绿化及亲水效果一般。规划将河道景观建设与“田园定塘”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将其打造成为生态休闲、田园观光为一体的滨水景观核心。以提升现有景观带效果为主要任务,完善河岸带植物配置,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及景观价值;充分挖掘滨水景观功能,增大植物景观单元的尺度,
与滨水空间尺度相协调,
形成镇区段滨河景观。
“两带”即蓝带与绿带,蓝带指贯穿全镇的长塘河,目前长塘河下游段水质较差,规划沿河种植美人蕉、千屈菜、菖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以达到修复水体、净化水质的目的。在河道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两岸种植垂柳、桃树等,打造“春风又绿江南岸,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迷人景;绿带指滨水绿道,在长塘河两岸修建滨水绿道,绿道以木质栈道和石块铺设为主,既可以方便交通、串联景观,又可以作为亲水平台,供人们戏水玩耍。
“三区”分别为“亲水游憩区”“水文化展示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其中,亲水游憩区依托大塘港丰富的水资源,在区域内设置雕塑小品及凉亭、水车等景观设施,来满足人们的亲水游憩需求;在长塘河与大塘港交汇处设置码头和驿站,以帆船、赛艇、皮划艇等绿、安全的体育项目为引领,建立水上运动全民活动网络;水文化展示区以定塘镇村落的文化韵味为基调,在水域到绿化带的范围内,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挖掘水文化展示区沿岸深厚的文化底蕴,汲取大塘港特的地脉、文脉的设计元素,并将其运用于石碑、古凳、长亭、壁画等景观小品与滨水风光带建设中,展现大塘港流域人们的智慧与精神。滨水沿岸以乡土景观植物为造景的主要素材,增强河道横断面绿化景观配置,保持滨水区足够的景深效果;生态农业观光区用地主要为农林用地及村庄建设用地。以沙地村为中心,依托现有白玉湾农业观光园、台湾火龙果基地、晓塘乡玉带葡萄长廊等生态农业景观资源对滨水自然景观进行适量的保留并加以改造;将长塘河沿岸农田用地与绿地结合起来,构建河滨线性绿化空间,营造“天然去雕饰”的自然风光;依托沿岸生态农业景观资源,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其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相融合,强化农业品牌效应与地理标志管理。
图2长塘河滨水区景观规划总体格局
郭涛:生态宜居理念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规划——以浙江省象山县长塘河为例123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
规划结合全村、镇旅游景观节点的打造和沿岸线景观的建设,通过滨水绿道将各种自然、人文景观串联,形成独特的乡村滨水景观。4.2乡村滨水景观设计4.2.1
滨水景观核心
打造宜居宜游的滨水景观核
心,有助于加强河道与人之间的联系,修复滨水公共空间;沿岸合理设置滨水花廊、滨河步道、亲水平台、休闲长椅等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优美、康居宜业的滨水居住区(图3)
。
图3滨水景观节点效果
4.2.2
亲水游憩区通过建设亲水游憩区(图4),
促进水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改善的同时,满足人们对
水生态的享受,并且提升滨水区域以水养水、以水治水的能力,从而推进水上运动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体系的建设,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
愿景。
图4亲水游憩节点效果
4.2.3
水文化展示区依托滨水文化长廊、文化科
普长廊建设水文化展示区(图5),有助于完善滨水
区解说系统,发挥滨水区的科普作用,强化人们对水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使其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
了解自然的天然课堂。
图5水文化展示节点效果
4.2.4
生态农业观光区在生态农业观光区沿河两
侧布设漫步路径,使人们能够置身于绿波之中,感受沿岸的农业风光,一定程度上满足生态观光休闲的需求,营造自然多彩的田园风情(图6)
。
图6生态农业观光节点效果
5小结
乡村滨水景观的营造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
乡村风光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政策的相继提出,人们对乡村滨水区域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强。本研究基于生态宜居理念,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营造良好的滨水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打造特鲜明、生态可持续的乡村滨水景观空间。通过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区域生态的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LIU Y S ,LI Y H.Revitalize the world ’s countryside [J ].Nature ,2017,548:275-277.
[2]张英男,龙花楼,马历,等.城乡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地理研究,2019,38(3):578-594.
[3]郭榕榕,李
沛,刘
华,等.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大型河流景观
规划思考——以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J ].中国园
林,2021,37(S1):139-144.
[4]刘静霞.滨水区景观及其规划设计研究[M ].北京: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2019.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0·乡
镇卷[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182.[6]高
露,周建华.基于低影响开发的人工湿地景观设计[J ].林业
调查规划,2017,42(5):93-97.[7]朱国平,王秀茹,王敏,等.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
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92-97.
[8]田
勇.从传统园林看中国景观的未来[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95-97.
[9]李献兰,杨美玲.论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J ].现代园
艺,2012(19):49-50.
[10]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
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02-205.
12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