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思及
全诗翻译赏析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宣城。谢?楼,又名北楼或谢公楼。相传为南朝齐诗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唐时重建,改名为叠嶂楼。校书叔云,或谓即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此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此诗饯别的对象当是文学家李华。
高楼:即题“谢?楼”,南齐诗人谢?官宣城(即宣州,今属安徽)太守时所建。
蓬莱:指秘书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校书郎。
清发:清新秀丽。
逸兴:超逸的意兴。
散发:不戴冠簪子。指散漫无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归隐江湖。
译文1: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
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
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
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
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译文2: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砍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译文3:
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挽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
和忧愁。万里长风送走一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在此高楼上尽情畅饮。我由衷地赞
美您的文章具有建安似的风骨,我也喜爱小谢清新秀发的诗风。我们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
欲高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摘取。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
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头散发去江湖中自由放舟。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
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
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
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谢?楼是南齐诗人谢?在宣州任
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成的一座楼。李白于天宝十二载游宣州,恰遇李华以监察御史身份
来宣城办事,共登谢?楼,乃作此诗。诗中抒发年华虚度、报国无门之苦闷情怀。通过对
蓬莱文章、建安风骨、谢?诗歌之豪情逸兴的赞美,在历史的深处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精
神范型。而以此与烦忧现状作鲜明对照,更激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那
样的无从消解的情感冲突高峰。此外,诗中采用时间穿插的艺术结构,强化了跌宕起伏的
情感表达效果,而且对于“昨日”、“今日”之时间阶段性特征,皆以“弃我”、“乱我”为衡量标准,尤可见自我中心地位。
诗的开头两句起得突兀,他说:“以前的日子弃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现在的日子只能
使我心中充满烦恼忧愁”,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诗并没有延续着写烦说忧,下面六句是第二层,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写秋季天高气爽,万里长
风中雁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五、六句写酣饮后的
思想情绪。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
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
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
为“建安风骨”。小谢,即谢?,为把谢?和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为小谢。谢?诗风清新
秀丽,深为李白所喜爱。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
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较并称许李云和自己。想到这里,诗人的情感越发激动、高昂,于是就发出了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
建安诗歌欲上青天览明月”的呼喊。他们都胸怀壮志豪情,要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当然,
上青天揽明月只是一种要求解除烦忧,追寻自由的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做不到的。最
终他还是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来了!所以,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第三层。第九、十句用
了一个比喻,说道: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一样,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饮酒取醉的
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结尾两句是
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够抽簪散发驾着一叶小舟驶向远方了。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然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
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与<<;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