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该怎么教育的问题上,婆媳之间常会擦出些火花。在育儿观念上,媳妇紧随时代,秉的是现代科学育儿法。婆婆手执的武器是“几十年的经验”,它们是否已经滞后?看看这个PK赛。
情景一:宝贝在一旁玩玩具,奶奶和妈妈都在陪。但宝贝好象碰到一点难题,有些急躁。
婆婆:“这个不好玩,我们玩别的。”
妈妈:“怎么了?来,让妈妈看看,哦,这个东西呀,得这样……”——示范给宝贝看,然后鼓励宝贝:“来,宝贝试试看!”宝贝做好了,妈妈立即鼓掌:“真棒,宝贝很聪明!”
PK:孩子经常是“眼高手低”,很想做成某件事但还没有实力,于是很郁闷,表现急躁甚至发脾气。回避固然不算错,但帮助解决宝贝的问题,应该会更合适:一方面孩子学会了一样技能,另一方面孩促进了亲子关系。
情景二:宝贝玩着玩着,不小心磕在某处,哇……
婆婆忙冲过去:“啊呀,这地方碰到我宝贝了是吗?奶奶打!”
妈妈缓缓地走去:“哦,妈妈看看,哪里痛了。知道了,是这里痛,让妈妈帮你轻轻按一按。下次记住了,经过这里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PK:孩子碰伤或者摔倒,责任肯定是人不是物体。为了安慰孩子而“责怪”物体,孩子可能一时因为这样的安慰而安静不哭了,但从此可能养成孩子推脱责任的习惯与性格。不要小看这样一个举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孩子该怎么教育的问题上,婆媳之间常会擦出些火花。在育儿观念上,媳妇紧随时代,秉的是现代科学育儿法。婆婆手执的武器是“几十年的经验”,它们是否已经滞后?看看这个PK赛。
情景一:宝贝在一旁玩玩具,奶奶和妈妈都在陪。但宝贝好象碰到一点难题,有些急躁。
婆婆:“这个不好玩,我们玩别的。”
妈妈:“怎么了?来,让妈妈看看,哦,这个东西呀,得这样……”——示范给宝贝看,然后鼓励宝贝:“来,宝贝试试看!”宝贝做好了,妈妈立即鼓掌:“真棒,宝贝很聪明!”
PK:孩子经常是“眼高手低”,很想做成某件事但还没有实力,于是很郁闷,表现急躁甚至发脾气。回避固然不算错,但帮助解决宝贝的问题,应该会更合适:一方面孩子学会了一样技能,另一方面孩促进了亲子关系。
情景二:宝贝玩着玩着,不小心磕在某处,哇……
婆婆忙冲过去:“啊呀,这地方碰到我宝贝了是吗?奶奶打!”
妈妈缓缓地走去:“哦,妈妈看看,哪里痛了。知道了,是这里痛,让妈妈帮你轻轻按一按。下次记住了,经过这里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PK:孩子碰伤或者摔倒,责任肯定是人不是物体。为了安慰孩子而“责怪”物体,孩子可能一时因为这样的安慰而安静不哭了,但从此可能养成孩子推脱责任的习惯与性格。不要小看这样一个举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情景三:晚上,宝贝在吃饭,但吃得不太好,左一口右一口,心不在焉。
婆婆:“来,快吃,吃完了奶奶带你去上街,去超市,买饼干!”
妈妈:“不想吃吗?妈妈问你:吃饱了吗?要是吃饱了,妈妈这就收走。不过晚上你饿了,妈妈可没东西给你吃。”确认孩子不想吃,平静地收走餐盘,和孩子游戏。考虑改菜单或者调整孩子的进食时间。
PK:第一是总用条件“诱惑”孩子吃饭或者做别的事情,孩子会觉得吃饭睡觉等等全部是在“帮”大人完成。第二,就算是孩子,也不能张口就骗。都已经晚上了,奶奶真的打算带孩子上超市买饼干吗?明明做不到就不应该随便说。
情景四:宝贝很任性,非要玩小剪刀,不给玩,便大哭大闹。爸爸终于生气了,对宝贝板脸训斥。宝贝于是哭得更厉害了。
婆婆:“噢,奶奶的乖乖,不哭不哭,奶奶抱!咱们不和爸爸玩!”
妈妈:“妈妈知道你很想玩这个剪刀,但这非常危险,会割破手,出血,很疼!剪刀是剪东西用的,你看妈妈——示范给孩子看,你不能玩这个!”
PK:老人总是急于护短,觉得孩子不哭就好了。事实上,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另外,一个人在实施“教育”,另一个人应该旁观,进行配合,而不是让这种教育中断。
情景五:妈妈要出去办点事,想让宝贝留在家里和奶奶在一起。但宝贝想要跟着妈妈一起去。
婆婆:“你快点出去,我来抱住他。哭一会不要紧的。一会就好了。”
妈妈:先陪宝贝玩一会,让宝贝提起玩的兴趣。然后暗示奶奶过来一起玩,当宝贝玩得入港的时候,和宝贝说:“宝贝,妈妈出去一会,办完事就回来陪你。你在家里和奶奶好吗?”宝贝表示同意,那么和宝贝说“再见”,并且离开。宝贝如果仍不同意,那么继续陪陪孩子,直至同意。
PK:没有错,很多时候,孩子哭一下就没事了。让孩子哭哭不要紧。不过,有的时候,哭泣背后的心理刺激比哭泣更值得重视。过份强烈的拒绝,会让孩子有挫败感,甚至让孩子觉得被抛弃。尤其是在陌生环境,母子的分离,举行一个愉快的“仪式”,虽然很费点时间和耐心,但要比那种强烈又冷漠地离开,结果要好得多——孩子虽然被拒绝也是愉快的,妈妈出去办事也是放心快乐的。
情景六:宝贝吃饭的时间,但还是总想玩不好好吃。
婆婆:“小乖乖,奶奶抱你去阳台上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吃。不去阳台?要进卧室吗?好吧!”
妈妈:“宝贝,现在是你吃饭的时间,妈妈给你准备了很好吃的面,里面放了菜青、胡萝卜和鸡肉丝,过来这里坐下,我们快乐的开饭吧!”
PK: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对大人来说很重要,对孩子来说其实更重要。为了让孩子吃饭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很快孩子就会知道采取最能让大人就范的招数。更重要的是,孩子养不成好习惯,任性随意,想干嘛就干嘛,也许会在午夜时分提出要上公园的要求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