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寓言故事
幼儿故事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帮助幼儿坚定道德观念,提升个人品德素质。
2.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领悟各种蕴含在其中的道德教育。
3.培养好奇心、探究精神、阅读能力,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多种寓言故事的道德寓意,从而提升自身的品德素质。
教学难点:
学习寓言故事的启示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图画组成输入寓言故事,其中包括动物和人物两类,让幼儿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
2.讲解寓言故事的起源,介绍寓言故事的基本要素。
二、呈现阶段
1.讲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道德寓意“以假乱真”的含义。
2.讲述《卖油翁》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道德寓意“慷他人之慨”的含义。
3.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道德寓意“矢志不渝”的含义。
三、讨论阶段
1.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阐明每个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2.请幼儿针对每个故事的情节和寓意,表达个人的看法和感受。
四、适当体验
1.现场功夫表演,教师在现场扮演狐狸或道士,让幼儿通过表演来理解“以假乱真”。
2.民间故事讲述,教师让幼儿了解民间文化中的寓言故事,并请幼儿自己发挥,编写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
五、小结
1.回顾本堂课得到的益处,如何通过寓言故事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2.引导幼儿总结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六、作业
1.让幼儿回去后,向家人讲述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2.让幼儿写一篇日记,记下自己对本次学习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1.幼儿对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故事情节生动,且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可爱。
2.教学过程中还需将幼儿的思想引导到道德寓意的阐述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上来,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