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童话世界
“风吹乱了白雪花/候鸟去南方安了家/想邀请企鹅说说话/围巾我怎么送给他……”奇幻的想象构建出一个烂漫的童话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结识了善良的王子,听到美人鱼在哭泣,看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时的我们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听着童话安然入眠,温馨的梦里弥漫着爱的芬芳。
打开课本,让我们到童话王国去探险,去听听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去陪伴一粒种子逐渐成长,和红头蟋蟀一起到牛肚子里旅行,同蚂蚁队长一起搬运香甜的奶酪。童话教会了我们真、善、美,奠定了我们一生爱的基石,让我们在她的指引下,学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着践行善良、诚信、勤奋……。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感性认识,由此引起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量阅读,继而由读到写,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课文 | 卖火柴的 小女孩 | 2 | 感受小女孩在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
那一定会 很好 | 1 | 从种子的生命历程中体会它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 |
在牛肚子里旅行 | 2 | 绘制“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讲述故事;出相关语句,体会朋友间的真情。 | |
一块奶酪 | 1 |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故事内容,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人物形象。 | |
习作 | 我来编童话 | 2 | 借助教材提供的内容编故事、拟题;学会并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观察、发现口字旁表示的不同意义,识记生字;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朗读、背诵、积累关于“理”的名言。 |
识字加油站 | |||
词句段运用 | |||
日积月累 | |||
快乐 读书 吧 |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 机动 | 自主阅读3本童话;边读边想象,学会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读童话;与同学分享、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 |
8卖火柴的小女孩
文本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篇,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文学作品必然是特定时代和作家生活经验的反映,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就得了解作家的生活时代和创作文本的背景。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成一个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着一双可怜的大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悲苦身世,想起母亲曾经自述过的一些凄凉往事。于是,安徒生就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象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充分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阅读这篇童话,我们既要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能够在小女孩“幸福”的想象中,懂得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同时,要抓住故事中想象和现实的对比,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
受和思考,从读中想象,从想象中去揣摩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说,与角融为一体,从而体会篇章表达的情感,受到情感、语感和思维的启发,体会童话永恒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写“柴、冷”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柴、又黑又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关注课文中主人公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关注课文中主人公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的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学生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
课时安排:2课时
1.学会生字词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句段体会当年的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
3.初步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小女孩的“不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人物命运。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配乐朗读《请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
2.了解作者。
过渡: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丹麦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你认识安徒生吗?
安徒生 原名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个,童年生活贫苦。早年在慈善学校读书,当过学徒工,从小热爱文学。11岁时,安徒生的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14岁的安徒生只身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求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从“小”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小”可以是年纪小、身材矮小等,给人一种柔弱的、惹人怜爱的感觉。“卖火柴”的小女孩,预示小女孩的身世悲苦。题目给人一种悲伤、怜悯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火柴 又黑又冷 破旧 衣裙 可怜 饥饿 几乎 火焰 蜡烛 富裕 告诉 离开 打着卷儿 挣钱 点燃 明晃晃 划火柴 喷香 |
2.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火 焰(火焰)——燃(燃烧)——灿(灿烂)——烟(人烟)
◆部件归类:争 挣(挣钱)——睁(睁眼)——筝(风筝)——狰(狰狞)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街头的故事。
2.再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并根据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
填空:课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试试用小标题概括各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卖火柴(1~4)——擦火柴(5~9)——捏着火柴梗死去(10~11)
四、示范引领,体会“不幸”
过渡:读完这个故事,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表述。)同学们说出了“可怜”“穷苦”“美丽”“不幸”“懂事”“伤心”这些词语,很好!阅读同一篇文章,我们能读出很多不同的感受,这种阅读体验因人而异。接下来,咱们就带着这些感受回到课文当中去,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让我们产生这些感受的。读文的过程,或许会丰富你的认识,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观点。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交流。
品味寒冷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预设:“冷”交代天气,“冷极了”说明程度,“雪”提示季节——冬天,更突出“冷”,“黑”交代故事
发生的时间。层层递进,表明这是一个又黑又冷的冬天的夜晚,让人感受到寒气逼人,冷得可怕。引导学生分析完词句后,可以让他们把这种感受代入句中再行朗读。
方法拓展:这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渲染凄凉的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和小女孩的不幸。
品味孤独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