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详细罗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标准,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而编成的生活标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当心慎重,要讲信誉。和众相处时要对等博爱,并且接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神,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敬爱本人 孝何难 亲憎本人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解读:父母召唤,应及时答复,不要慢悠悠的很久才应对,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托偷懒。父母教诲本人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本人们好,应该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指摘教诫时,应当虚心承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恤,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冰冷时会为父亲暖和被窝,真实值得本人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
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通知父母,向父母报安全,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通知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常起居作息,要坚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恣意改动,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假如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而让父母担忧,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能够私自珍藏占为己有。假如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晓得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爱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当心慎重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气)。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随便遭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涵养,不能够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遭受羞耻。当父母亲喜欢本人们的时分,孝敬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本人们,或者管束过于严厉的时分,本人们一样孝敬,而且还可以自己反省检点,领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正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敬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分,应当心劝导改正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需温和,并且和蔼
可亲,(子夏问孝。子曰:“难。”)假如父母不听奉劝,要耐烦等候,一有恰当机遇,例如父母心情好转或是快乐的时分,再继续劝导;假如父母依然不承受,以至生气,此时本人们虽难过得声泪俱下,也要央求父母改正,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弟子规 全文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读: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晚辈 在一同的规矩。在这些标准中,锻炼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他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这样兄弟妹就能和睦而减少抵触,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仇恨 ;讲话时不要太激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用要的抵触仇恨就会消逝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以为孩子还小,和晚辈相处在一同,不要太过请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顺应了,以至对孩子溺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致使小孩以为这样是天经地义的,不晓得要礼让晚辈,因此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气。而《弟子规》却指导本人们,不要由于大人的溺爱而疏忽了应从小培育礼让的美德,不论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晚辈先用;假如和晚辈坐在一同,要请晚辈先坐;假如和晚辈走在一同,应让晚辈先走。
晚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晚辈去传唤,假如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晚辈,更能进一步请问晚辈,有没有需求帮助的事情。
称谓晚辈时,不能够直呼晚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晚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干,藐视晚辈。
走路时遇见晚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假如晚辈没和本人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晚辈先走过去。假如自己是骑马的,遇到晚辈就应该下马,假如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晚辈先过去,等候大约离本人们百步的间隔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假如晚辈还站着,年幼的本人们不应先坐下来,假如晚辈坐着,允许本人们坐下时才能够坐下。在晚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答复的声音,低到听不分明,那也不恰当,要和蔼可亲,声音要温和分明才好。进见晚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渐渐退出。晚辈问话时,要站起答复,眼神凝视晚辈,不要左右挪动。
看待叔叔伯伯,要像看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看待同族兄长,要像看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沉着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本人 不清楚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读: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由于人生的岁月很有限,时光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本人们要珍惜如今珍贵的光阴。
每天早上起床必需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洁净,这样才是考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划一。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划一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美,而且要按照自己的身份衣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情况。
关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恰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本人们年岁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由于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慢条斯理,站立的姿态要端正。留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防止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干表现文雅怡人的姿势。
进门的时分渐渐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坚持较宽的间
隔,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当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艰难,而犹疑 畏缩,也不要轻率随意而敷衍塞责。容易发作打斗的场所,本人们不要靠近逗留;关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用猎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晓得 ;倘若有人请问:“你是谁”,答复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假如只说“吾”或是“本人”,对方就听不分明到底是谁。本人们要运用他人的物品,必需事前对人讲分明,假如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别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即出借,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艰难。这些平常言语行为的要则,让本人们即知即行,控制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调和,发明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假如本人们一时做不到也不用泄气,只需能分明的区分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渐渐的揣摩,就像璞石也能渐渐地呈现出美玉来。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含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解读:
但凡启齿说话,首先要考究信誉,狡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能够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真实在,不要讲些不合实践的甜言蜜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
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浅显的口吻,都要实在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随便发表意见,关于事情理解的不够分明,不随便传播进来,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随便容许,假如随便容许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健而且酣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含糊不清,让人听得不分明或会错意。遇到他人议论他人的是非好坏时,假如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别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固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需肯努力就能慢慢赶上。不管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自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做,而行大善的时机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而之。
看见别人犯了罪恶的时分 ,心里先反省自己,假如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即改掉,假如没有就愈加警惕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别人时 ,应该自本人催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别人时,能够不用担忧、郁闷。
听见 他人说本人的过错就生气,称誉本人就快乐,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
的朋友就不敢和本人们在一同。假如听到他人称誉本人先自本人反省,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他人批判本人的过错时,心里却欢欣承受,那么耿直老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本人们接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