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重,怨何生,言语木叶,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短呼人,即代叫做,人无此,己即为至。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短,疾渐趋揖,短无言,脱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公,幼勿挤,长者挤,命实乃挤。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渐趋,脱必迟,问及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孝,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弟子规 全文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搞哥哥的如何去跟弟弟相处。“弟道孝”,弟弟又必须如何去看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和睦。搞哥哥的必须和睦弟弟,搞弟弟的必须谦卑自己的兄长,除了姊妹,彼此都必须互相的认同。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
怄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存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便宜为像是宰相那么小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料他的,还为他的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起去,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着火了。我们想一想,当年纪这么小了,李绩年纪也非常大、也已经旧了,他还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真的就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够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儒家思想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争吵,使父母发愁,每一次必须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忠了。
所以,从小使孩子创建这个和睦的观念非常的关键,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创建一个观念,不可以使他感觉钱财非常的关键。当然钱财也就是关键,我们必须教导他懂简朴,教导他必须从小就要爱护家里的物品。如果他从小晓得这个物质享受非常关键,而且相当的注重,他对钱财看看得那么轻,将来可以存有非常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之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无法和睦相处,甚至就是反目成仇。在现今的社会里,我们可以看见非常多,为了之争家产告上法院回去,这些都就是很不必须的。如果父母当时知道遗留下财产可以起至这么小的纷争,一定不愿领这么多财产使子女争执。
    所以孩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把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就会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木叶,忿自泯”。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也必须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中,是不是言语很轻蔑?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可以伤人?这些从小我们就要劝诫孩子,搞父母的更必须以身作则。我们都晓得,在现代的家庭夫妻不和,经常出现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见父母就是这样的情形,在他心目当中,也可以起至了这种观念,就是父母也可以吵起来,我跟别人吵起来,那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过去曾经有一个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时也没有注意五岁的儿子就在旁边。后来两个吵得很凶的时候,突然听到儿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结果两个正打得起劲、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儿子的这一幕,吓了一跳,赶快停止。从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在子女的面前出现。可见为人父母的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态度,讲话的语气,都要特别的注意。
    因为孩子不大,他无法明辨是非,他在家里自学的对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也必须灌顶,戒什么?言语也必须能忍,能忍的话,夫妻就可以不好言并肩;无法木叶的话,夫妻的话语针锋相对,孩子就可以向你自学。如果孩子从小看见父母讲话都就是很大声、很跳,孩子小小的心灵也可以向你自学。长大之后,他的这种冷静确实也比较,讲话也可以很轻蔑、粗俗,为人所喜欢。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中,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自己讲话,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很多误会也会因此而产生。产生之后,大家内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愤怒就会因此起来。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也必须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想来的时候,我们回去反问他,可能将他的言语可以很快很着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怒骂我,他就是在贼我。能够彼此互相地体使,就可以增加很多言语所导致的不必要的误会,除了争执。我们看看回去第八条,恳请再看看第九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前面就是谈对钱财,除了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够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地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地相处。除此之外,我们的饮食也就是非常的关键,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规范,也必须特别的特别注意。这里就抬起了饮食,必须怎么样才合乎礼节?挤的姿势,除了走路的礼节,又必须如何?
    这里讲到“长者先,幼者后”。如果我们跟长辈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礼让长辈。长辈走在前面,做晚辈的应该走在后面,走在后方,一定要礼让长辈。如果我们没有礼让,我们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晓得这个次第怎样,这样就是没有礼节。我们想一想,年纪大的人或者尊长,他们走路行动比较缓慢,我们走在后面,同时也可以看顾他们。你能礼让长者,长者也会很欢心。
    有一天我们也都会旧。如果我们现代这一辈能够敬老尊贤,要到我们旧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他也可以敬重我们。所以从小必须劝诫自己的子女,不管就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好,将来在外头也一样,直面老者,我们必须必须平和。懂平和,这就是较好的美德,搞晚辈的一定必须注意到。
    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教导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们现在的环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里是当王,吃饭抢第一,做什么完全都抢第一,从来没有教导他应该如何尊敬长辈。所以,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的现象,年轻人不懂得敬老。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怪谁,只怪我们的环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没有受到这样的礼教,所以传下来之后,当然我们也见不到这样敬老的这种情形。接下来我们看:
    【短呼人,即代叫做,人无此,己即为至。】
    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地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地去代为来。如果不到的话,“人不在,己即到”,如果不到父母所要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或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应该要把转达的情形,再向父母转达。好比我们在一个团体里头,如果主管叫我们代为人,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电话,直接叫唤他来,也可以通过种种的无线电传呼就可以转达到。
    过去我们知道,往往一户家宅非常大,存有前厅除了后院,可能将旁边除了书房,往往父母必须打听人、必须叫做人,可能将必须跑一些路,才存有办法出那个人。所以,以前如果听见长辈在呼唤,一定随时澄清。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喝茶,也一定赶快小步跑至庶出的面前,问问看存有什么嘱咐,除了交代。由此,我们也可以延展出一个道理,就是长者所交代我们、信访部门的,对于人的转告、传呼机,我们都必须立即回去搞,而且必须把略过的情形向长者报告。恳请看看第十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这个“表示”就是称呼庶出。我们对于庶出,如何去称谓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做他的名字。呼名,轻易叫做他的名字。我们必须对长者敬重。存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付,往往连名带姓,互相地喊叫。儿女从小也听见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大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做出。所以,搞儿女的难免偶尔也可以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这样),不是说他姓陈,就叫陈老师。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来叫老师这样。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有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他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我们都要好好地思考,不要给他们做不好的榜样,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庶出,勿见到能够”,这就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到场的地方,做为
    晚辈的,从小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之前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
“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表现,从小就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知道,社会上往往很存有才艺的人、很存有才华的人,他很难遭妒忌,有时候我们可以说道就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注重韬光养晦,即使你存有才华,也无法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做作,这样对自己存有很不好的负面促进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搞父母的也必须特别小心特别注意,千万无法使子弟与人真的这么大就快乐做作自己,这就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存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再往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