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知识点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七律•;长征》知识点荟萃
(编写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赏析:该联直接抒情,总写,高度概括红军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的顽强勇敢的革命精神。“远征难”总括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远征”说明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说明牺牲之大,经历之苦。“不怕”“等闲”充分体现红军战士顽强勇敢、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积极、自信的英雄乐观主义精神,为全篇定下豪迈、乐观的基调。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赏析:写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上承“千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崇山峻岭。“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形容山岭绵延不断,“磅礴”形容山气势高大壮观,“腾”“走”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突出五岭气势的奔腾和红军行军的急速。该联采用以动写静和反衬的表现手法,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充分表现红军顽强、勇敢、豪迈、乐观的英雄气概。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赏析:写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上承“万水”,既写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的无数
激流险滩。“暖”,既写5月春暖时节金沙江风高浪急、水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后的激动、喜悦之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烘托泸定桥环境的险恶,照应上文“暖”字,表现红军处境的艰难和危急,反衬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寄托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赏析:总结,想象,突出红军翻越岷山后的喜悦之情,充分表现诗人对红军指战员们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表达了作者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喜”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有表现他们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典型知识点
.五幅“征难图”:腾跃五岭图、疾跨乌蒙图、巧渡金沙图、飞夺泸定图、喜踏岷山图。
2.相关常识:“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交代体裁,“长征”是题目。
3.作者简介:(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其重要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实践论》(1937年)《矛盾论》(1937年)《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论持久战》(1938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诗词风格雄浑豪迈、气势宏伟,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水调歌头•;游泳》等。
问答题
.该写于1935年10月,那时已过草地,但诗中没提过草地,你认为这是作者有意省略还是无意疏漏,为什么?长征 七律
答: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万水千山只等闲”足以体现红军行程的艰难,表现他们坚毅、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豪迈、自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问答题:作者把该诗原句“金沙浪拍悬崖暖”,改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为什么要这样改?
答:“浪”改“水”是为避免用词的重复。“悬”改“云”是为更强调山的险峻,更好表现红军战士的勇敢、顽强,不怕艰难的精神。
(编写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