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作者:马彦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5年第05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结合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时用心体会,做到入情入境、动心动情,让学生了解长征,理解诗句内容。
        3.通过理解诗歌,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指导学生初步体会律诗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结合对诗歌的赏析,让学生感受伟人的风采。
        教学重点:
        结合资料,理解作者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作为全诗颔联的用意,感受长征的艰难,感受诗歌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
        抓住只等闲一词反复体会,感受诗歌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设计理念:
        1.借助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三线并举,贯穿文本,建构课堂教学的多元立体模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包含长征的路线图、诗歌朗诵、课文中出现的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出课题
        1.教师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伟人的光辉
        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PPT:主席图,歌曲《东方红》声音轻。】教师介绍——他,是中国近代以来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长征》书法作品,引出课题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PPT:《长征》书法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创作于70年前,那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后,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的诗篇《七律·长征》来庆祝胜利,歌颂勇敢的红军战士。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七律·长征,认识间隔号。
        3.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读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读出节奏、韵律
        1.过渡: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艰难;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不怕苦。请同学们欣赏课文配乐朗诵,仔细观察画面,并用心体会。
        2.教师点拨,范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想要读好格律诗,必须要注意它的停顿、平仄、押韵等细节,因为格律诗在用词上是非常讲究的。请同学们仔细听课文范读,在书上试着用斜线标一标诗歌需要停顿的地方,标清楚2468句末尾字的拼音。
        3.学生汇报交流。
        1)学生逐句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带有停顿线的诗歌,逐句点拨朗读。
        2)引导学生观察出,偶数句末尾的字韵母押án韵。
        教师引导体会诗歌的节律美。
        ——看着标记,是不是感觉这首诗像一首曲子,既有节奏,又有声调的高低。注意了这些,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得特别棒。谁愿意来试试看。
        3)全班齐读,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律美。
        三、介绍律诗四联特点,巧妙过渡
        1.过渡:我们体会了平仄、押韵和停顿,就基本掌握了七律的朗读方法,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七律的四联。它以每两句为一联,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四、再读诗歌,深入理解体会诗意
        1.抓首联明诗歌主旨,直奔中心,引导质疑。
        1)过渡:七律首联也叫起联长征 七律,它点明了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歌的首联。(指名读)
        2)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意思?你认为哪些词很关键?你认为哪个词最能表达红军战士昂扬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怕,好一个不怕,干脆地对艰难险阻作了表态,红军战士对长征的艰苦困难以一种近乎藐视的孤傲对待。)
        板书:不怕
        3)伟大的统帅带领着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长征。诗歌开篇就写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你一定会问远征到底有多难?板书:远征难【出示资料,教师引读——
        【红军长征路线图】这就是红军走过的行程,足有二万五千里长。如果把这条线路拉直,那就跨过了半个地球呀。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引读:远征。
        2.抓颔联、颈联所提到的地名,结合资料体会远征之难,只等闲的大无畏。
        1)通过课外查资料,你还知道了哪些红军战士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
        2)过渡: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激战腊子口等等,长征中的艰难险阻,我们就是花上一节课也说不完,诗歌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地方呢?
        板书:千山 五岭山 乌蒙山
        万水 金沙江 大渡河
        3)这四句是诗歌的颔联颈联,它们起到了承转的作用,进一步表达诗歌的主旨。
        板书:腾细浪
        4谁来给它组歌词?细浪是什么意思?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是什么?(翻越五岭山高路远。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五岭居然成了翻腾的小细浪。作为诗人,的想象是极其夸张的,这就是伟人的风采!)
        5)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连词成句的方法,谁能说说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走泥丸
        6)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红军战士却气定神闲,根本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再来看颈联的这两句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你觉得哪些词很关键?
        板书:云崖暖,铁索寒
        7)这一暖、一寒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谁知道发生在金沙江畔和大渡河上的长征故事?
        3.抓尾联,升华全诗,体会尽开颜的胜利之喜,结合资料突破更喜岷山千里雪的原因。
        1)过渡:这首诗写于1935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连续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即将结束,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我们来看尾联部分【PPT出示尾联】尾联即合,与首联遥相呼应再次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2)你发现尾联哪句诗与首联呼应?(更喜岷山千里雪)这千里雪山在前,为什么红军战士会更喜?哪句诗表达了胜利的喜悦?(三军过后尽开颜)
        板书:更喜,尽开颜
        五、配乐欣赏,总结全文,激发情怀,感情朗读
        1.《七律·长征》还被改编为歌曲广为传唱,请同学仔细听,可以小声跟唱。【PPT《七律长征》歌曲,配图】
        2.听完这首歌,我们感受了长征的艰难。但是,作为红军的领路人,作为人民的领袖,仅仅是在向我们阐述长征之难吗?(不是)他还想表达什么情感?从哪知道?(抓只等闲”“尽开颜)【需要铺垫】
        参考文献:
        吴灵燕,侯友成.《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文教资料,20102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