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余杭古诗文精华200篇选读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人文素养
教学材料:《余杭古诗文精华200篇选读》自编讲义
授课时间:18课时
授课教师:林荣凑
适用对象:高一、二、三年级
课程目标
1.欣赏余杭古代诗歌精华,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形成热爱家乡自然、文化、生活的感情,提高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感受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
2.选读余杭古代散文精华,感受余杭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沿革,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余杭文化
遗产的传承。
3.通过合作采风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培养探究能力,养成严谨求实、互相切磋的习惯,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使用工具书、利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诗歌欣赏(134篇)
● 临平诗歌:寓居临平山下(唐•张祜)、临平道中赠同舟人(唐•皇甫冉)、夜泊临平东湖(唐•皎然)、秋夜寄丘员外(唐•韦应物)等20首。
● 余杭诗歌:南湖(唐•朱庆余)、过余杭白塔寺(宋•范仲淹)、宿洞霄宫(宋•林逋)、送渊师归径山记(宋•苏轼)、游径山(宋•苏辙)等12首。
● 塘栖诗歌:过海云洞(宋•赵汴)、东塘(元•陈基)、登超山绝顶(明•卓明卿)、烘豆(清•韩应潮)、忆梅(民国•吴昌硕)等14首。
● 瓶窑诗歌:访陆鸿渐不遇(唐•皎然)、、苕溪(元•戴表元)、过奉口战场(明•高启)
、荀山(明•田艺蘅)等8首。
● 名人诗歌:顾况、罗邺、罗隐、苏轼、吴昌硕诗80首。
第二部分:散文选读(66篇)
● 人物传记:凌操与凌统(三国志五十五)、褚亮(新唐书•列传二十七)、褚遂良(新唐书•列传三十)、陆羽(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沈括(宋史•列传第九十)等15篇。
● 名胜碑记: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宋•楼钥)、洞霄宫碑记(宋•陆游)、临平湖考(明•沈谦)、栖溪讲舍碑记(清•高积勋)、塘栖乾隆御碑碑文(清•康熙)等16篇。
● 记游散文:记径山之游(宋•蔡襄)、记超山梅花记(近代•林纾)、临平登山记(现代•郁达夫)、塘栖(现代•丰子恺)等5篇。
● 名著管窥:茶经(唐•陆羽)、梦溪笔谈(宋•沈括)等29篇。
● 杨毕案卷:刑部定案奏折1篇。
第三部分:外出合作采风
● 根据学员所在地,组成合作小组;
● 寻访所选诗歌、散文原址,补订诗文;
● 汇报交流采风成果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以教师搜集的诗歌、散文为主,兼及学生搜集诗文。
课程开发者,多年来比较全面搜集、积累了有关余杭的古代诗歌、散文,配合课程开发需要,拟编印《余杭古诗文精华200篇选读》讲义,印发给每一选修的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采风、网络、图书等多种方式搜集、补充余杭的古代诗文,丰富“余杭古诗文精华选读”的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旨在激发兴趣,培养基本的欣赏能力。
教师的讲授主要用于:(1)课程介绍;(2)余杭的历史概况;(3)余杭古代诗歌、散文
的简要介绍;(4)典型诗歌、散文的导读(示范);(5)诗歌、散文的注释、欣赏方法指导。
3.学习方式: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应更多参与到阅读与欣赏、采风与交流等活动中,在活动中达到课程目标。
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1)课堂倾听——倾听教师、同学;(2)合作欣赏:组建合作小组,承担一定量的诗歌、散文的注释、欣赏工作;(3)诗文欣赏成果交流,分组进行,尽可能有更多同学上台交流;(4)课外采风,寻访所选诗歌、散文原址,补订诗文;(5)采风成果的课堂交流分享。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1.过程定量或定性评价:
● 出勤
● 课堂学习状态(倾听、表达)
● 合作情况(课堂分享、课外采风)
每项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合计两项不合格者不给予课程规定的1学分。其中出勤率100%的为A,90%以上的为B,80%以上的为C,80%以下的为D。
2.结果定性评价:
● (1)合作欣赏成果
● (2)课外采风成果
各项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其中任一项不合格者不给予课程规定的1学分。
(二)评价结果的处理
将过程定性评价、结果定性评价的数据汇总,分A、P、E三级,E为不合格,不给予学分。具体认定办法如下:
● A:过程3项、结果2项均为优秀(A)的
● E:过程中任2项、结果中任1项为D的
● P:除A、E外的
所需条件
1.印刷:《余杭古诗文精华200篇选读》讲义,需要学校提供印刷条件,否则该课程无法操作。
2.学生:该课程不是休闲课程,要有严谨的学术精神;该课程不是教师讲座(讲授)为主的课程,而是以学生合作活动(课内、课外)为主的课程,要有自律、合作意识。
3.外出:合作采风、必要的考证,需要外出协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设计者: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五年级
授课时间:83
课程目标:(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生字、新词,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册的朗读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练读。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册的朗读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练读。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 “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中应注意: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习作教学要注意: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 “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中应注意: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习作教学要注意: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课程内容: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1、我爱阅读 10课时
2、月是故乡明 11课时
3、学习说明性文章 10课时
4、生活的启示 10课时
5、遨游汉字王国 12课时
6、父母之爱 10课时
7、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0课时
8、走近 10课时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每组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资源,研讨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进行教学,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教学手段:采取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
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及形式(70%秋夜寄丘员外)
(一)听的能力:(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评价内容:课本内容、课外精选。
评价形式:听写、复述
(二)说的能力:
评价内容:课本内容、课外精选。
评价形式:
复述、表达阅读感受、说话、讲见闻或故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读的能力:
评价内容:文章类(精读、背诵、略读、选读、精选、生活中常见内容。)
词语类(双音节、四字词、叠词、成语)
评价形式:个人读;同桌合作读;小组合作读;背诵。
(四)写的能力:
评价形式:
(1)考查积累;(词语、成语、古诗、精彩语句或片段)
(2)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
(3)写记实文和想象文;修改习作
2.学期结束评价(30%)考察:用90分钟完成一份试卷,成绩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四个等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