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总结之判断
(包含判断句及也字的讲述)
一、定义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二、判断句类型
1、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动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中国人”。但是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动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例如:制,岩邑。(左传隐公元年)阿嵯耶观音
    虢,虞之表。(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鹿晗出道时间。(战国策·赵策)
美尼尔氏病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左传隐公元年)
2、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爽快的意思例如:彼秦,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战国策·赵策)
    南冥,天池。(庄子·逍遥游)
总结: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文言文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3、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动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例如: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描写端午节的优美句子
在以上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例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也。(战国策·魏策)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已。(庄子·逍遥游)
(“是已”略等于“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
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4、复指的情况
(1)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论语·为政)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其余由此类推。
(2)但是,在文言文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样,好像不是判断句,其实仍是判断句。
例如: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左传成公三年)旧衣服怎么处理比较好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之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3)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
例如: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5、文言文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
(1)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例如:吾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判断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吾梁人也”,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赵人”等等。这种用法的“乃”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里,“乃”字还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说成“乃是”。
(2)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例如:臣侍君宴,过三爵,礼也。(左传宣公二年)
    劳师以袭远,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管仲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严格地说,它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