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责任与担当”学习任务设计
一、学习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二、教学设计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提示”。
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古代经典议论性文章,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
性思维水平。
2.阅读古代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多元解读,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3.通过阅读古代典型的思辨性文本,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学习用口头与书面语言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驳斥错误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和表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逻辑知识;
4.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5.学习古代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情怀
6.背诵《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阿房宫赋》
四、学习过程
本单元学习,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一)读——整体把握
自读《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阿房宫赋》四篇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文
作者
主要观点
所针对的问题
文章思路
主要论证方法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完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加以完善;然后和全班同学分享;
(二)析——深入赏析
1.《谏太宗十思疏》写于唐王朝国力上升的阶段,侧重建议君主如何“守成”。 《答司马谏议书》写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强调臣子如何帮助君主“除弊”。课外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从课文的论述出发,与同学就“创业与守成”“善始与克终”“墨守成法与因时而变”“同俗媚众与坚持自我”等问题,任选一个加以探讨,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逻辑。
2.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殿为臣,素有私谊,但在变法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方面甚至针锋相对。试着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再阅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看看其内容与你的推断是否相合。你觉得他们二人谁的观点更有道理?
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辩论。注意深入阅读课文,参考相关资料,把握二人思考问题的基本立场和秉持的主要观点。
3.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吸引了众多论者的目光。苏洵认为弊在赂秦;而杜牧则认为是由于六国之君未能“各爱其人”。阅读苏洵《六国论》、杜牧《
阿房宫赋》,比较文章思路的不同,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两篇文章各有怎样的针对性。
(三)拓——拓展深化
1.责任担当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他们心系天下,勇于担当,字里行间可见其拳拳之心。认真阅读本单元课文,以及之前学过的古代士大夫的作品,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围绕“责任与担当”的话题,小组选定一个议题(如“古代士人的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等),各自准备发言提纲,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
2.理性声音
下面这两段文字是《贞观政要》中记载的唐太宗的言论。尝试为这两段文字断句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结合课文谈谈你从这两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理性的声音”。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
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 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3.总结归纳
结合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或者之前学过的议论文,如必修上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等文章,再参看单元任务后面附录的《如何论证》,归纳总结一下“议论文如何说理”。然后小组交流,互相补充、修改后,选出代表以讲座报告的方式,和全班同学交流。
(四)写——理性表达
1.理性的声音需要理性地表达,这就要求观点鲜明,言必有据,运用合适的论述方法(如比喻和类比)等。任意选取本单元一篇课文,从理性表达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写一篇短论。
2.有“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提高思辨力。参看单元任务后面附录的《如何论证》,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题完成,并交流修改。注意交流时要畅所欲言,质疑论辩要有风度,尊重不同意见,认真记录不同观点及其依据。
尘封的记忆(1)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则倾向于电子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
(2)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3.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
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在当今新时代,谁是“中国脊梁”?请以“新时代的中国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
4.对于秦朝为何会快速灭亡,唐太宗、杜牧、苏洵等人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你认同他们的看法吗?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认为秦朝快速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请针对某一位古人关于秦朝为何灭亡的观点,写一篇驳论文,先批驳对方的错误,再确定自己的正确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白话文不应少于700字,要是写成文言文不应少于300字。注意文章最好有现实针对性。
5.网上有很多“不理性”的声音,充斥着大量不合逻辑的言论。选一段这样的言论,加以驳斥,写成文章,和小组成员分享;修改后后选出一位同学和全班交流。
6.(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五)积——语言积累
1.古汉语很多实词的义项往往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或合成词中,比如“永保无疆之休”的“休”,与“休戚”的“休”同义;“能克终者盖寡”之“克”,其义项仍保存在成语“克勤克俭”中。联系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语,有时可以帮助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你能否再举出两个类似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2.《六国论》课文中有一些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常见意义不同,比如“直咸阳”“函谷”“ 赂秦耶”“始祸焉”等语句中加点的词。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言文的语义。你在其他古文中是否能到类似的词语?至少举出五个例子,抄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
3.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文体有何不同?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4.背诵《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阿房宫赋》四篇文章。
附录:2014年北京高考“老规矩”议论文优秀范文
老规矩中的“三味”
老北京有老规矩,老规矩有老味道。
在每一个北京的家庭中,这些老规矩时时刻刻地回响在孩子们的耳畔。这规矩中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一种对立身行事的提醒。可对每个孩子而言,老规矩就是他们成长的模具,让人温润光泽;而对每个大人而言,老规矩中的字字句句都有“三味”。
一是“情味”。北京人最讲情义,也最重感情,自然在教育中要透露出人情练达。“做人要懂礼尚往来,不能太小气”“借了别人东西要知道还,知道感谢,再借才不难”,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总提醒着我们心中要含情,做人才不“硬”。懂得尊重别人的感情,学会建立情感的纽带,一个人活得才从容不迫。整个北京城,就是在这份“情味”的笼罩下,显得温润,显得温暖,显得温情。
二是“礼味”。北京人很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明礼。“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作客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一切都是要构建“礼的社会”。长辈是亲人,该有的礼数不能少;外人再亲近,也不能由着性子不讲礼貌。这便是北京人,纵然有情,不可少礼。如果说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那么礼便是这桥梁的根根基柱。有礼,社会方治,立身方正。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正是这个道理。
三是“德味”。一个人长大总要持家行事,老规矩中自然要求“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自然告诫“俭以养德”。人人都希望孩子能顶立门户,那么这从小的教育,就是要重德行的培养。其实,这是经邦济世的大教育。一个人有德行,家便能顺;每个人有德行,国便能兴。
情味、礼味、德味,实质是有情、明礼、养德,这寄托着每一个北京家庭对下一代的殷切期
盼,也蕴藏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对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深深祝福。
老规矩中的三味,是北京味,是人味。在此作诗一首:
回望老规矩,重品北京味。有情明礼德,人和国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