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石壕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历史背景;改写石壕吏
2、通过朗读、模拟对话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模拟对话深入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型
新授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历史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朝廷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包围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城,胜利在望。第二年春,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的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
关,他历经了“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三吏》、《三别》。(多媒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吏》中的一首叙事诗——《石壕吏》(多媒体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课下注释自读课文。
2、学生听范读(MP4),进入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带有感情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四)体味其“苦”
1、师: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石壕村里的故事拉开序幕,请问故事的主角是谁?
生:老妇人
2、师:老妇人的遭遇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苦
3、原文是怎样写的?
生:妇啼一何苦
4、从文中那些事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苦?
预设生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预设生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预设生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预设生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预设生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面对这样苦不堪言的老妇人,官吏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生:吏呼一何怒
6、可以看官吏的什么?
生:残暴、蛮横
(五)品读其“苦”
面对这样一个苦不堪言的老妇人,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她的不幸和凄
苦,自己试着读读。
1、学生揣摩老妇人的“苦”带有感情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2、师引导学生语速缓慢、语言低沉、投入情感,指名生读。
3、学生齐读,读出老妇人的不幸、凄苦。
(六)合作探究,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诗人情感,举手回答。
师总结: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忧虑和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作业设计
小练笔: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九、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老妇人—凄苦
官吏—残暴
忧国忧民
十、教学反思
优点: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老妇人的凄苦,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
缺点:过多指导学生分析老妇人之苦,导致学生对故事发展情节、官吏残暴、作者情感把握不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