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景课文创新教案——学习支架:架起学生和写景类课文间的桥梁
学习支架是学生进行不同活动时的支持系统,就像建筑工地的脚手架。支架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其一,大部分学生在完成高整合度的学习活动或高难度的任务之时;其二,学困生遇到困难,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
写景类的课文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审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年轻教师大多不愿意上写景类课文的研究课。究其原因,在于写景类课文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远离学生的生活,高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难度大。本文聚焦中年级写景类课文,通过介绍支架设计和使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喜欢读写景类课文,教师也不再惧怕上写景类课文。
一、中年级写景类课文的学习难点
进入中年级,统编教材的写景类课文编排有两个变化:其一,数量上明显增加。从低年级一个学期安排一到两篇,到中年级一个学期安排近两个单元的课文。其二,主题相似的写景类课文组成一个单元。从低年级的点状分布,到中年级的单元组块分布。虽然统编教材将写景类课文
按照一定的梯度,分阶段编排到各年级教材中,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阅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1.语言建构碎片化走月亮教案
写景类课文主要描绘祖国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语言极富文学彩,意境美妙,气韵流动。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意境优美的词语意义抽象,不易理解,很难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意境优美的描述性词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低,学生只能零星地报出几个词语,无法连词成句。例如,教学《三月桃花水》,大部分学生说到水,想到的就是“水是清清的、透明的”“水像镜子一样”,再也没有更多的词句和语言来描述水。
2.意象理解抽象化
小学生要读懂写景类课文,就需要进入作者描绘的意象,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感受文字的美妙和想象的丰富。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缺乏,大多没有亲身经历过作者描绘的景致,没有真实感受体验,无法想象出课文中的画面;由于年龄小,统和能力弱,很难做到调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沉浸到作者描写的优美景之中。例如,教学《铺
满金巴掌的水泥道》第六自然段时,大部分的学生只能抽象感受地上铺着一层树叶,无法体会树叶铺着很厚很厚、很长很长的具体景象。
3.情感体验肤浅化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类课文的作者借助景物描写寄托了自己的独特感受,然而这些感受大多是成人世界的情感,与小学生的情感世界距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不能产生共鸣。城市的学生很难理解热爱乡村的感情,乡村的孩子无法体会城市生活之美;沿海的学生无法感受草原的粗犷,高原的学生无法体会江南的婀娜。例如,《乡下人家》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实际学习中,城市的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乡村的魅力,产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准确选择学习支架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既然我们已经明确学生阅读写景类课文存在的困难,那么我们就需要选择并设计对应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
1.背景素材包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深度理解。“理解”一词在《辞海》中主要指领会含义或意义。要读明白写景类课文,关键是理解具有地域特、民族背景的词句。背景素材包不仅能再现、复现生活场景,还能唤醒学生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当时看到的场景和情绪。它包括图片、视频、微课、音乐、剪影等。例如《走月亮》中的“泼剌”一词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先出示句子“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引导学生朗读,实现在语境中想象,再放映鱼跃水面时发出“泼剌”声的视频,使生活和学习勾连,实现深度理解。
依据学习的不同需求,背景素材包可分为两类:一是学生已有相关经历时,可以运用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剪影、各种动物叫声等抽象的学习支架,唤醒学生记忆,开展联想和想象;二是学生没有相关经历时,可以运用图片、视频、微课等具象的学习支架,展现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使用背景素材包要注意,不能急于让学生看视频图片,忽略读课文,一味追求“以图释文”,而应先让学生充分读课文,联系生活理解想象,再根据需要适当补充图片,印证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