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花之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课 题 4 花之歌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感受以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各种想的理解,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品格, 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 重难点 1.通过想象画面,想象作者变形成花后,自己目睹的世界,发生了哪些随之而来的变化; 2.作者以花自述,是如何运用奇特的想象,把自己变形成花后,应对世界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学生在阅读时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及“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运用合适的阅读和表达策略(联结和想象)可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或丰富表达内容。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模仿作者的想象路径,通过发挥想象,尝试把自
己变形成另一种事物后,世界随着而来的变化描述清楚详细。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欣赏花的世界,你能想到什么?
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泰戈尔散文《花的学校》: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一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师: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朵,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
走进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主要作品:《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阅读提示:
课题是“花之歌”,但全文却没有一个“花”字,默读并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花?
2.自主学习,在能体现“我”是花的地方作批注。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并作简单的批注。
(2)梳理课文,概括段落。
(3)小组学习:引导学生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的句式让学生交流,初步读懂文字的字面意思,提炼出作者描绘的各种花的形象。
3.全班交流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预设】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泛指帽子。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很浓。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朋:伦比。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4.再读课文,梳理课文:
第1-4自然段写了“我”是什么;
第5-7自然段写了“我”的世界随之而来的变化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联接经验,感受想象的奇特
1.引导汇报。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②相机指导:通过“我”是花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由花的特点想开去:
(1)关注“欢迎”“送行”“摇曳”“呼吸”等拟人化的动词,想象花的“行为”。
(2)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想象的独特?
理解诗句: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意即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象征花开花落;“又说一遍”喻示来年花又开。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熠熠生辉的光彩。
“我是诸元素之女”,“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写出了花四季更迭的现象。
“我是亲友交往的礼品、婚礼上的冠冕、对死者祭献”,写出了花的象征意义。
3. 联结经验,由花的形象想开去。
(1)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想开去:如果自己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会想到“我”是什么?或者“我”还会做什么?
(2)读课文,关注“我”的行为,感受想象的奇特。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乌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都。
引导学生关注“欢迎”“送行”“摇曳”“呼吸”等拟人化的动词,想象花的“行为”,感受想象的奇特。
(3)小结:作者由花的动作想开去,用分号把并列的行为连接起来,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想象的独特。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想开去:
如果请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还会做什么?
学生想象的花的形象还有可能是:
我是造物主遗落在自然界的调盘。
我是天空之境中点点繁星在土地上的倒影。
学生想象的花的世界还有可能是:
我微醺时,丛中的蜜蜂悄没声儿地戳戳我绯红发烫的脸颊;我酣睡时,夜空中的璀璨繁星偷偷地窥着我。我在溪边摇曳,合着溪水的汩汩声响;我伴着轻风起舞,鸟儿鸣啭和旋。
5.小结:作者由花的各个方面想开去,赋予了它独特的名称,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作着想象的独特。
6.读“花的自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点拨: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领悟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
(2)“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句中“这些哲理”指的是什么?
点拨:指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向往光明,充满希望。
学习任务四:对比阅读,感受想象的奇特
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思考: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杨柳和水莲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它们对刚逝去的夜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积极、执着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2.文中杨柳对夜的遐想奇特而美好,请在你认为想象奇特的地方作批注。
预设:“夜的幕上有繁星……碧夜的幕中!”由“夜”想开去,都想到了什么?
3.思考:面对同样的夜,杨柳与水莲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面对同样的夜,杨柳的感受是( 也很美 );水莲的感受是( 恐惧、悲哀 )。
【预设】:杨柳和水莲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感受不同。作者借此表达: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
学习任务五:学法迁移
1.联结单元习作要素,学习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1)单元习作要素中“重点部分写详细”。
(2)《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重点部分”是指,自己变形后,世界随之而来的变化。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哪些变化?
尝试模仿课文的句式,把自己变形成另一种事物,发挥想象,把变形后世界随之而来的变化写详细,突出想象的奇特。
2.师引导从不同方面进行发散思维:观察角度、表达方法、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等。
(1)你想成为什么?(纪伯伦的一生就像花一样,短暂但芳香四溢,你希望你的一生像什么?)为什么?
(2)请你仿写《花之歌》进行创作,表明你的人生态度。
(3)师提供思路:如大地之歌、海洋之歌、草木之歌等。
浪之歌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诗人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
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1.仿句练习。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例:我在草原上飞奔使草原景更加秀丽
我在冰雪中嬉戏使_冰雪更加晶莹剔透
2.结合文中词句,说说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1)示例:我认为第“6”节中“摇曳”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抓住了“花儿随风舞动”的特点,起到了“绘形绘,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2)示例:我认为诗歌中“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了“花儿芬芳馥郁,与大自然水融”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自然之美”的感情。
3.拓展阅读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
板书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