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浪之歌
执教人:黄善凯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师:上课。今天咱们阅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通过本单元上几篇散文诗的阅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课我们用什么形式的阅读才能把它读好?
学生考虑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1:根据前几课阅读的体会,我觉得首先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3:默读。
4:大声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老师觉得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从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阅读方法中,哪些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师:对。要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老师觉得还有一种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那就是还要读出联想和想象,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不妨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
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2、读出联想和想象。
3、读出感情。
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
学生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做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老师巡视参与。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字是全句的转折,相离相分突出了作者哀的感情。另外,相亲相近相离相分二词作前后半句的末笔,既押韵,上口,又十分贴切。
好处,怎一个妙字了得?
伤处,怎一个痛字了得?
(生发出一阵惊叹。有人在小声称赞:才子呀!)
师:分析得很全面!既注意到了内容方面的前后比较,又读出了散文诗押韵的特点,同时还很投入,用反问句将我引入这种境界了!对这一句其他同学还补充吗?
生:我喜欢的句子也是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句话写出了海浪和海岸若即若离的关系,正如老师曾讲的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呀?
师:这是柳永的词《蝶恋花》中的名句。课下我会把这首词打印,贴在班里。这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内容上进行理解。好,继续。
生:我读的一句是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这句话中,押韵,读起来比较顺口。碧海丹霞使人感到广阔,心情舒畅;银白的浪花让人感到纯净,清新,金沙铺就的海岸又让人感到温馨和谐,令人向往。
师:抓住了关键的词语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出关键词语所创造出意。
生: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押韵,富有美感,既有散文诗的条理也不失感情彩,形象地写出了海浪起伏的景象。
生: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
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清晨傍晚,两个于是,前后呼应,十分押韵,增进了语势。表达了浪与海紧密相连的关系。
师:读得还应该更有感情。有些重点词要读得更重些。试一试?
(生再读,突出了海誓山盟”“紧紧搂抱”“歌吟”“亲吻,有些同学善意地笑了。)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的觉得是你们已经学会从散文诗本身的特点去感受语言。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去表情达意的,抒发感情的。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感受出语言背后的东西。好,继续。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与海岸嬉戏着,但海岸不理依旧要重复,这些都说明了的执着:为了爱情而百死不悔,即使无法相拥相抱,但也在坚持。最后终身的工作也体现了另外一种语气,一辈子无法自拔。
师:有进步。对这一句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这句话重音应是浪之歌生活终身,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写出了海浪的痴心追求,要读得慷慨激昂。
师:从全文去考虑就深刻了。
生: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句子本身押韵,分号恰到好处地将句子分成两部分。前部分描写潮来时,后部分描写潮退时,在时间上对称,以对称的动词使句子相对比又相关联,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海浪对海岸的爱的一往情深。将看似平淡的句子描绘成美丽的图画。
师:注意到了标点符号,很细心!读得如何?
生:拥抱”“扑倒应重读。
(生再读这一句读)
生:我最喜欢的段落是第五段: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曾有多少次构成了排比句,后面又用了
曾从”“又从而不再用曾有多少次,可以想到翻译者的用心良苦。这一排比句描写了海浪对海岸所做出的奉献。
师:读得很细心,老师赞同你的看法。既然组成了排比,那在读的语气上得有变化,什么变化呢?(注:文中写海岸,而写礁石,两者并不等同。课堂上我没有听清楚,未能及时指出这一点。)
生:生20曾有多少次……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从三个曾有多少次可以看出海浪为了爱情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在读得时候,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是深情倾诉,语气是越来越重,感情越来越强烈。
师:很到位。你能读一下吗?
生:再读这一段。
(全班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大家把课文优美的语言以更优美的语言传达出来,使老师也陶醉在这种氛围里了。不过,
有一句话我不太明白,谁能帮我解答?第六段的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