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气为主
——通过“文气”寻文言文教学的新角度
励芒伟/李会昌/周保华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2009年06期
慈湖中学
【原文出处】《语文学习》(沪)2009年2期第20,23页
【作者简介】励芒伟,李会昌,周保华,浙江宁波市慈湖中学。
一、问题来由
如何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使得文字落实、文章(文学)鉴赏、文化渗透有机融合,从2007年4月起,笔者三人组成了“语文小课题组”,以体会“文气”为抓手,试图探寻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新角
度。
之所以选择这个小课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苏教版高中必修三、必修四中分别有“因声求气”、“文以气为主”的文言教学板块,这是教学任务;二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早有“以气论文”一说,“文气”是古典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但中学文言文教学对此不够重视。
二、问题解析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首次提出了“文气”的概念,同时指出了“文气”的重要地位,并以此评价孔融之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这是从创作的角度揭示作家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刘勰在论“建安文学”时也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在刘勰看来,作家之气是源于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是作家内在精神的表现,可以说是“建安风骨”之本。清代张裕钊在《与吴函父书》中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然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意、词、气、法等不是割裂的,具有内在的联系。这就启示我们,以其中的某一方面为切入口,就能带动、渗透其他方面的教学。韩愈在《答李翊书》里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
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指出“文气”的重要作用,即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低回或慷慨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告诉我们,“文气”是动全身的那“一发”,最具贯串力,由“文气”入手,应能带动全篇。
我们认为,文气就是流淌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韵,弥漫在词句虚实中的某种情绪,结构篇章的逻辑脉络。具体看,应包含以下形式:(一)音韵节律。“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应能表现文气,所以感受音韵、体会节奏是探寻文气的重要方面。(二)作者情绪。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作家必然将自己的丰富情感寄寓于字里行间,若能从关键处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必能更好地把握情绪氛围,从而体会文气。(三)文章脉络。文章因素是连接词句与文化的纽带之一,尤其是文章的章法结构。(四)语言风格。作品的风格反映作品的整个风貌和格调的基本特点,是作家“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会中安上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别林斯基语)。因此,感受和把握文章的整体风格就能体会文章之气。优秀作家都有自己的作品风格,如孟子,为文气势充沛,曲折生姿;韩愈散文,雄健深厚,汪洋恣肆。同样蕴满浓浓悲情,欧阳修的《秋声赋》在悲凉中显出通透和豁达,展现的是一种淡泊、超然的悲情;王勃的《滕王阁序》则在悲叹中表现出坚持操守、乐观面对、不甘沉沦的雄心;而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却是悲而愤起,悲而壮烈,悲而昂扬,表现出一位革命先行者的坚定与乐观。
三、课例评析
我们分别以苏教版必修四之《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秋声赋》四课为例,尝试用“体会文气”来带动文言教学的其他方面。我们的共识是在体会文气中解释字词,理解内容,渗透文化。简单表示为:“文气”?“文言”?“文章”?“文化”。
揣摩文气,首先要重视朗读,强化感性体验。朗读中应关注音韵节奏、语势变化、对话语气,体会句式、虚词在感情表达上的艺术效果。
[课例片断1——《秋声赋》]
生齐读:初淅沥以萧飒„„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刚才单华灵同学说出了这句话的一个特点,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使人感受很深。这可以说是这段语言的一个特。还有什么别的体会吗,
生:时光流逝得很快,心里很感叹。
师:我觉得把作者当时夜读时内心的感受表达得很细腻。我们看,他是用什么样的词句来表达的,结合刚才说的比喻再读读看。(教师朗读)
一开始语势平缓,突然之间变得澎湃而来,除了这个比喻的生动形象以外,这里的语音也用得很好。“骤至”都是第四声,如果换成“袭来”,大家读读看,意思差不多,但是气势就变得弱了。为什么会变得弱了呢,这就与音韵有关。“袭来”都是平声,而“骤至”为两个仄声,就把来势的猛烈表达得很充分。
再看,“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来得舒缓些,“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语调逐渐变得迅疾、短促,“但闻人马之行声”,语调又变得舒缓些。句子的长短表现出节奏由缓到疾再到缓,实际上是作者夜闻秋声时内心情感的变化,大家要注意体会。
生再齐读:初淅沥以萧飒„„但闻人马之行声。
[课例片断2——《季氏将伐颛臾》]
师:冉有为什么将“伐颛臾”这么大的事轻描淡写地说成“将有事”,
生:故意说得委婉、含糊,就怕老师责备。从而可见两人心里也清楚“伐颛臾”是无道之举。
师:孔子如何回应,“求~无乃尔是过与,”包含哪些复杂的感情,
生:直呼其名“求”,说明孔子很气愤、不满。
师:对,古人对他人称字不称名,称名是不礼貌的,直称其名往往意味着对被称者的厌恶、不满。但在《论语》中并不尽然,孔子称学生名的不少,但往往名后加虚字“也”,显得比较客气,如“贤哉回也”。这里直呼“求”,恐怕是颇为不满的。
(学生比较朗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与“求也,无乃尔是过与,”)
生:但“无乃„„与”似乎又显得比较委婉,可见孔子对学生还是比较客气的。
师:是的,这又体现了孔子“克己”的境界,尽管很不满,还是给学生面子。
[课例片断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师:第1段哪个词可反映前后感情的变化,
生:“然是役也”的“然”,前面悲痛,后面赞颂。
师:前面叹精英损失殆尽,令人痛心,后面是说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下面请同学朗读,把这种感情变化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