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翻译时不必管“者”“也”,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1)吴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5)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高压锅怎么用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6)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7)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9)《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逍遥游》
(10)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1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1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蔺相如者,赵人也。
(1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7)缑(gou)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
(18)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在句末只用“也”收尾,表示判断。主语的后面,或有停顿(逗号标点),或无停顿(不加标点)。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此余之所得也。
(6)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7)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8)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9)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10)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1)此陈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12)召公曰:“是障之也。”《召公谏厉王弭谤》
(1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1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8)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例2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
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 )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而且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8)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召公谏厉王弭谤》
(9)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1)刘豫州王室之胄。
(2)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3)秦,虎狼之国。
(4)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7)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
(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10)台隍枕夷夏之交,宾客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11)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2)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13)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14)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隆中对》(陈寿《三国志》)
(15)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1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雾的成语
(2)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梁文即楚将项燕。
(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5)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6)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7)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恋恋不舍造句(10)非谢家之宝树。《滕王阁序》
(11)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1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5)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8)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9)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7.“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但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如:
(1)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三年级上
(5)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6)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表被动的“于”字句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暴见于王。
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⑧人皆以见侮为辱。
辨析:①慈父见背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 :“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
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恐为操所先。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从 所得。
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者,皆且为所虏。
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茶图片大全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②兵不克,执至白下。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⑥帝感其诚
⑦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感斯人言。
三、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④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1.主谓倒装
①昭通旅游景点子耶,言伐莒者? (言伐莒者,子耶?)
②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③美哉室! (室美哉!)
④大哉,尧之为君也! (尧之为君也,大哉!)
⑤灼灼其华。 (其华灼灼)
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⑧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 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押韵。
2.定语后置
⑴中心语+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