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外阅读符合学生兴趣
历史课标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史书,要做到课外阅读积累,而课堂的四十分钟远远不够,课本上所了解到的史实仅仅是一部分,数量上也难以达到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内化。
如根据历史教科书的要求设计作业,让学生读相关的历史作品。可以在教学《刘邦·项羽》一节后,读关于刘邦、项羽的人物传记;学习了《解放战争》一节后让学生阅读关于“三大战役”的资料;学习了《司马迁》后,让学生粗读《史记》……通过阅读,学生在读书笔记本上要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摘抄重要内容、句子,或者书写书中人物,或者制作读书卡片。
这样的设计,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了对人类历史的了解,特别是人物的精神世界会熏陶他们,从而使阅读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一种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二、作业设计符合学生个性特长
新课程要求弘扬个性,发挥特长,那么在作业设计方面也应本着这一特点,抒发其灵性,展示其特使之身心增加愉悦感,增强作业的多样性、趣味性。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1 写一写。在学习了《史记·司马迁》一课后,我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把自己对司马迁感受最深的一点写成三百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这样给予了喜欢写作的同学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又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了阅读兴趣。
2 看一看。学习了《秦朝统治》这一章后。让学生观看有关秦朝由盛到衰的影视,让
学生从影史上了解秦王朝为什么会逐步走向灭亡。学生观看后各抒己见,从而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 辩一辩。在教学完“秦王朝”这一节后,我设计辩论赛场,论题是“秦始皇的功与过”。正方观点:“功大于过”;反方观点:“过大于功”。学生通过自由辩论,不仅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也使学生明白了秦始皇的功与过,借此我又安排了“我来评价……”的训练,一方面巩固了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注重德育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那么作业设计也应本着这一目标进行作业设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搜集图片。如教学完《长征》章节后,让学生搜集英雄人物的图片,并粘贴在本子上,对简单的几句话进行人物简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使德育落到实处,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教育。
2 阅读人物传记。如在学习了“春秋——秦王朝”这一部分后,我设计了学生阅读《史记》里面的人物,最少五位学生通过阅读,从历史人物身上受到启示,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3 学唱革命歌曲。学习关于“长征内容”后,我设计这样的作业,两周后,我们举办革命歌曲演唱会,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四处寻,四处学唱,课前课后听到歌声,一股浓浓的爱国情注入学生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