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科学说明文,这篇文章的条理特别清楚,结构严谨,从地球的秀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学问,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示人类要精心的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教学中我依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1.抓关键句,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3.出有关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好处。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抓住这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中心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抓住“秀丽渺小”,学习课文的前两步自然段,然后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简单破裂”,来理解地球上资源的宝贵有限,抓住3、4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感受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面临的危机,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最终引导学生关注,目前为止没有第二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体会的用词的严谨,在这一环节中,又让学生回顾《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让学生明白,地球是目前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自然而然引出文章的结论:“我
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拓展呼吁: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为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气,设计环保宣传标语。
  不足之处:读书的时间不够多,特殊     是第一自然段地球的秀丽可爱应当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更能激起学生对地球的爱惜。学生自主学习时忽略了个别不爱说话的孩子,今后教学中应多多关注。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2
  本周,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这是一篇关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文章。
  在讲地球的秀丽和渺小时,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我选择“扁舟”一词作为训练点进行教学。
  我首先向学生发问:“把地球比作扁舟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明了地球的小!”
  这个比方的作用真的仅此而已吗?此时,我让学生进一步想想这个比方与从前接触过的比方有何异同?我们在打比方时,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像之处,比方得要贴切、恰当,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这个共同点之外,好像再也不出相像之处,这个比方恰当吗?
  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用米粒和皮球来比方地球和茫茫宇宙,为什么此处比方忽略了本体和喻体的形似?是的失误吗?这样,学生陷入深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
  通过准时的点拨,学生不难体会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叶小舟行驶在茫茫宇宙中,假如人类在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就更无处容身了。从“扁舟”这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的“飘摇不定”,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简单破裂。
  因而人类更应精心保护地球,才是这个比方地精妙之处。对这一词语的深刻领悟无疑为课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的用词用语是经过了精心的考虑的,是到处体现了课文的主题思想的。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3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这篇说明文的条理特别清楚,从地球“秀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学问,呼吁我们要精心保护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秀丽的又简单破裂的地球。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定位在:
  1.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
保护环境的文章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加爱惜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出有关的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再引导学生谈地球的秀丽,资源的宝贵;最终引导学生体会层层深化的说理方法。
  学生们乐观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不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会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抱负。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4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学问,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加爱惜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抓住关键句“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
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情境激趣。通过秀丽的地球美景照片和入情的.导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以读促情。本文虽是科学小品文,用词严谨的同时,表达却很生动。文中赞美地球的语言特殊     生动,通过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之情,感受地球的可爱,与后面“地球简单破裂”的内容相照应,可以使学生更加由衷地喜爱地球,喜爱我们的家园,更加发自内心地要保护地球。
  研读“地球的易碎性”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前查资料、课上交流、观看图片等,使学生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伤痕累累的家园与前面看到的、感受到的秀丽家园形成了对比,内心形成冲击的同时,更是期望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3.升华情感,内化行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了保护地球的愿望时,让学生动笔设计宣传语,更具说服力,所写的宣传语更是发自内心的召唤。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5
  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开始学习最终一个单元,上周星期五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今天预备学习第二课时。
  每周的星期一都是最糟糕的一天,学生经过周末的两天休息,好像越休息越疲乏,大清早一到学校就显得没精打采,上课提不起精神,读书没有声音,就连坐都坐不直,更不要说思考问题,没有人动脑思考,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让人窒息,每周星期一的课堂,总是让人生气填膺,如此糟糕的课堂,如何上课呢?
  面对这样的课堂如何进行第二课时呢?为了让学生打起精神,我先进行了一个听写小测验,然后让孩子们同桌互相批阅,在同桌互相批阅的过程中,孩子们好像有了一些精神,然后纠错改错,趁着这股热乎劲儿,抓紧开始理解课文。这篇课文的重点便是理解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简单破裂,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从文中查相关句段,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并不是很乐观,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清楚,有的孩子归纳能力有限,有的孩子压根从书中不到,于是我便开始引导孩子逐段理解,再为孩子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让孩子在书上做记录。
  每节课都是这样,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我也知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大多数孩子有了依靠心理,总依靠老师的归纳总结,自己不擅长思考,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我们的孩子只有个别几个能够说清楚,说完整,大多孩子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内容的理解,有时候也表达的不清楚完整。
  我也想让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熬炼培养自己学习能力,但是,自学的能力依旧很弱,只有很少几个孩子能够做到,大多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忙。有时候我也在想,总让老师扶着走路的孩子,一旦没了老师,这些孩子该如何走路呢?我真的很为他们的以后担忧,但我却又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老师的帮扶!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6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学问,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当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到写地球外观秀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秀丽壮观”、“和气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秀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
秀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供应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简单破裂”,“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更加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倾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挽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喜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伤心、热忱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教学后,和学校的老师交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需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7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精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集体交流学习心得,老师抓住重点,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虽然,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反复审视教学设计,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此,心中底气很不足。
  “粉墨登场”之后,我努力体现着以下理念:
  一、做公平的合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公平的合,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
共建了一个欢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老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老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乐观,课堂上消失了精彩的场面。“老师,我想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第7、8自然段,可以吗?”在听到车美焕同学的请求的那一刹那间,我的心充盈着无比的喜悦,这不就是我始终渴求的让孩子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的一个美丽的回答吗?我满心喜悦地答应了。“小车老师”流利地朗读着、从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读书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学们的挑战,俨然一个“博学”的“小老师”。纪晓东、曲靖威等同学也不甘示弱,大胆地质疑……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40分钟转瞬即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总觉得几天来自己始终陷入一场迷雾中。经过几位导师的讲评,我的这份感觉终于变得清楚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
”虽然我也知道这是本文的“命脉”,但教学时,因忙于应顺学生的自主,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当全文都学习后,我忽略了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回归整体,只是草草收尾。
  听着教研员夏老师的点评:“每教一篇课文前,肯定要吃透教材,把握线索,准思路,选好切入点。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学习课文,老师心里始终都要有一条主线。”字字句句中肯,字字句句击中要害,是的,不可否认,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仿走他人路”的倾向。在精心钻研教材方面还有待深化,如:在学生汇报交流了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后,我没有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引导学生准时小结,因而大部分学生获得的还只是零散的学问。教学的思路还有待明晰,如:当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时,老师被学生生发出的一些小问题牵走了,一致“大框架”显得不够清楚。
  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需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心倾听着导师们的点评,始终困扰在我心间的迷雾慢慢消散。我深知前进的路上还会有困惑,但我愿与新理念一起成长,在摸爬滚打中熬炼自己,自信地走向明天……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8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学问,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当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现将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中我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地球”一词组织教学,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让学生自主读书、联系课文深化思考,为学生制造了一个宽松、自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2、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3、小练笔训练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如教学最终拓展写话:写写自己想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的话。学生通过写话、说话,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环境,保护地球的重
要性。
  二、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许多不足: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资源有限这一部分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朗读形式有些少,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改正,并将对教学连续探究、完善。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9
  《只有一个地球》是本册中一篇的科学说明文,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学问,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在五班级时已经学习过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因此,有关说明方法的类型和作用在本文中也要有所强调。作为一片较为严厉 的说明性课文,在上完以后也是感受颇深。
  首先是在本课教学中,在提出“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地球母亲”这一问题并进行简洁交流之后,就马上提出中心问题“实际上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使她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对此你又有何感想?”组织学生进行自读与小组探讨。这样就使学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
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等问题。在与之前地球的秀丽壮观,培育人类的内容形成反差,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需紧扣中心。
  其次尽管文中明确提出“人类不能希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个观点,但是受科幻作品的影响,不少同学提出诸如“月球家园”、“火星之家”、“空际旅馆”等幻想中的人类将来家园。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象,也表明学生开始敢于质疑。此时,把“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显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于是我出示了火星等其他星球的图片,并结合文中消失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将其折合成目前飞机的速度,让学生明白即使能到达其他星球,以目前的人类技术也是无法移居的,加深学生对“只有一个”的理解。
  最终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对文本的挨次进行调整,以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阅读理解。文中宇航员的话是在接近尾声时消失的,起到了总结前文、激发感情的作用。但当学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坏程度,便发出了类似“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简单破裂”的感慨,因此调整原挨次,在“读议”之后请学生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不仅没有妨碍教学进程,
反而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升华。
  课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在上说明文的时候,科普性加强了,但是语文味却少了许多,到后来感觉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老师自己对课文的研究和把握还不够,尤其是对文中的一些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没有抓准。而恰巧这些语句对理解课文中心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能将说明文上得更有语文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连续加以重视和研究。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0
  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品尝语言,运用语言,体悟情趣。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学问背后的语言文字,摸索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布满浓浓的“语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谈谈在科学小品文详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语文味”的。
  一、抓关键词语,揣摩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科学性、严密性。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品读:去掉“至少”一词后读读句子,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只限于“40万亿千米”这个范围,至于“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目前还不能确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学小品文用语的严谨性。在此让学生去文中类似的语句,运用删减词语的方法读读、品品,既增加了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又训练了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借品读感悟,注重读书方法地指导。
  例如:学生在感悟地球的可爱时,先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秀丽、壮观和慷慨供应资源,此时学生萌生了对地球的喜爱之情,趁机引导学生带着赞扬、感谢的语气自由读“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段话,再指名读,最终全班齐读共同感受地球的可爱。这个时候告诉学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读上面,要心脑并用,要把文字读成画面,那样才能读出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触摸到语言的精妙之处。
  相信只要我们挖掘出了科学小品中的语文因素,就肯定会让我们的课堂煲出浓浓的语文味。
六班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1
  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化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中,
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非常严峻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剧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了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裂”“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简单“破裂”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在体会地球的“可爱”时,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为帮忙学生理解地球的简单“破裂”,通过完成表格式思考题,让学生意识到,假如“不加节制”地“随便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裂”。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留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气。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
火星或者月球上建筑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留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筑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