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讨·
296
语文课上我喜欢的创意教学法
贵州省赫章县第二中学 陶 杰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种不重视创新能力的教育也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取决于其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在这个异化空前严重的时代,创新能力还有其独特的意义——抗异化。一个人创新能力越强,越不易被异化。所谓异化,都是指人活得不像人,像另一种东西:虫子,螺丝,或机器……那么多人,像虫子一样生活,像机器一样运转,像螺丝钉一样身不由己!产品不贴标签,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弄混了。但人不能仅仅依靠这种外在的标签去辨识自己,他还需要一种内在的东西去确证自我。创新能力就是这么一种最方便个人辨识自己和确证自我的精神密码。
所以,为了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为了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易被混淆被抹灭的人,我们应该把培养创新能力视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并让他们建立一个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在的价值体系。
作为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我们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一段话造一个
句,甚至用好一个词,都可以。下面,我拣几种我喜欢的创意教学法,和大家分享。
一、文本深度解读法。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文本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多数老师囿于教材教参或考试规则的束缚,对课文的理解单一片面,粗糙浅陋。这样的教法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篇课文,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解读,读出创意,读出个性,只要言之有理就行。有的课文必须透过文字的表象,抓住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要旨。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能深挖就尽量深挖,不遗余力。举个例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里有一篇小小说《喂——出来》,它写的是一个村庄在一场台风过后,出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人们把那些肮脏的腐烂的罪恶的见不得人的东西统统扔进了这个洞,最后这些东西又从天而降,砸到了他们头上。所有教参教辅资料一致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人类破坏自然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自食恶果。这层意思固然有,但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意思:人类丧失信仰后,人性必然出现“漏洞”,导致作恶、犯罪。文中有明显的暗示:
“……村外山脚下那座小小的庙被台风卷跑了”,那儿就出现了一个洞。课上,我问,被台风卷走的是一座什么建筑?学生答,一座小庙。我问,庙是干嘛用的?学生答,求神拜佛的地方。我问,佛教里求神拜佛和基督教里祷告礼拜一样,属于什么活动?学生答,宗教活动。我问,那庙被卷跑了说明什么?学
生答,说明人们失去了宗教信仰。我问,这说明这个洞是怎么出现的?它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洞吗?学生答,它是人失去信仰后出现的人性的漏洞。我问,那么,人们扔进洞里的那些东西代表什么呢?学生答,代表随着人性的漏洞出现的恶行、犯罪等等……
二、古诗创新翻译法。
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古诗词。古诗词教学意义重大,但又让人头疼。为什么呢?首先和古诗词的特点有关:诗无达诂。古典诗歌最讲究语言精炼、意味深长,也就是说,你根本没法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把一首诗的意思、韵味明明白白地传达出来。可我们的学生,一向只信任固定的、确切的答案,这
种不明不白的东西会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其次和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有关。十几岁的孩子,很难读懂经历了世事沧桑的诗人的心声和喟叹。有时台上老师讲得声泪俱下,台下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费力不讨好。介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希望激发一下学生一直以来被所谓的标准答案僵化了的思维和想象,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去年开始,我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翻译了大量的古诗。说翻译其实不准确,我称之为“古诗重构”。它不是一般的翻译,而是一种再创作。重构出来的作品和原诗有一定的呼应,但是它有很多新的东西,最明显的是现代意识和当前经验的置入,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必须是诗,一首真正的现代诗。
初中教材里的古诗,我已经重构了一半以上,这些作品得到了很多诗友的认可和赞许,并且多数都向学
生展示过。我也让学生做过尝试,重构古诗,应该说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重构的两首:
重构《登飞来峰》
这是高原上的一座山。山上 耸立着一座塔。塔上 站着一个人。根本听不到 鸡鸣,也不在乎
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什么时候 落下。爬这么高,要看看 天有多蓝,夜有多深;
够苹果一样伸手去够星星的感觉。 缩回手,冰凉的掌心
只有一道浓硫酸一样的深渊。 念头一起,云卷云舒。
描述云的样子是一件有趣的事: 一会像绵羊一会像棉花,仿佛 你是一个站在田野上的人。
重构《天净沙 秋思》
枯藤缠身,一棵树 迅速老去。乌鸦被自己 混杂在落叶中的影子 惊飞,半个天空
陷入黄昏。另一半下面, 小桥和流水,相互印证。 有人家,但屋顶上的夕照 很快被西风吹暗了。 所谓古道就是很多腿
早已化为泥土的地方,天涯
就是落日像旗帜一样倒下去的地方。 天黑了,我用绳子的一头 缠在手上,紧一点,仿佛
越走越黑的另一头有一匹马在拽你。
附原诗:
登飞来峰
(下转第105页)
·中学教学·
105
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
浙江省瑞安市第九中学 薛 遒
总理曾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发现一个问题比解
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思维。”“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这种知识去解决世界上的问题。”“给孩子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就慢慢使学生懂得自己去钻研,自己去提高学习知识的本领。”“动手太重要了,同学们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有一个缺陷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差。要敢于动手,不要怕做错,自己想办法去完成,这就是培养创造能力。这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所以我认为高中的美术教学,要得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和创新。学习美术,就是一个综合课的学习。
那么,高中美术科的综合科的设置就十分必要,随着科学迅猛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单一的分科课程形态,不仅不能适应科学的迅猛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多数教师习惯的高中美术课程是以单纯的美术欣赏为特点的,这种认识会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对新的美术课程的认同。其实,以单纯的美术欣赏为特点的高中美术课程只是一个特定的时期的产物,在高中美术课程发展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将欣赏和操作活动结合起来的。所以,新的高中美术课程设计,应该说是一种对完整性的恢复,里面包含了美术最主要的各学科知识。比如有绘画、篆刻、雕塑、设计、国画、电脑美术等等学科内容。这样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学习新的高中美术课程,对我们也是一种很大的触动,不仅要求自己要掌握其中的知识,还要能传授给学生。要求用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来重新的组织和设计一趟美术课教学。在新的美术教学中,我尝试把新的教学理念注入课堂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对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体会。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我在美术课中增设能体现人文教育的教学思想,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出两个以上的模块课程,比如绘画、摄影、设计、工艺、电脑美术、美术鉴赏等模块课程,涉及了几个系列六个模块。提供相应的课程,让学生自己根据喜好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提高自身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导入其它学科的知识,把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有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机地融合在一起,即保持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又增加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主动学习美术学科中不同领域知识以及体验其它相邻学科的互动,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的选择和学习,有助于融合学科界限,联系知识的不同领域;完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而不止是各学科的各别目的;有助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有助于学生在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求知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创造性的、促进性的合作性的教学;有助于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内容。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主,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强调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倡自主参与式实践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那么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和参与学习活动。这样以“活动为中心”跨多个学科进行综合教学,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以活动为中心”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直观化、具象化产生的效果更强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浓厚,知识面也更丰富。
总之,美术课是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的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立课题、收集、整理、处理课题的信息资料、制定课题研究的目标、途径与方法,聘请辅导老师,确定课题成果表达的形式等,具体进行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案例调查、专题讨论、问题探究的体验,有利于挖掘自身潜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美术课中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