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这组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理解、感悟、分析诗歌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诗歌的课堂习惯,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教学时应立足课本,拓宽视野,在基本能疏通大意,落实背诵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茫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学习他虽经历矛盾却昂扬向上的情怀,为初三正迷茫期的他们塑造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不壮,虽经历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 ,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2.教学难点: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五、教与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行路难其一李白
2.诵读品味法: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读书声。通过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3.创造性学习法: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六、媒体资源
1.电子笔,以供授课时远距离操控多媒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脱离寸步不离讲台授课形式。
2.多媒体课件,以方便学生理解课堂流程,辅助学生走进课本内容和作者情感。
3.快闪动画,突破传统枯燥乏味的介绍作者背景的模式,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画面,拉近学生与李白的距离,走进李白。
4.《渔舟唱晚》的音频。辅助学生走入诗歌的情景。
七、教学过程
(一)忆海拾贝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这个时代里,佳作浩若烟海,名家灿若繁星,有这样一位奇人,被世人尊称为诗仙,请问,他是谁?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自己记忆的闸门,用诗句来分享一下你心中的李白。
生用“我从......诗句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的句式,分享李白诗句,感悟李白形象。
(二)走进李白
播放快闪,再次走进李白。
(三)初读感悟
生自由诵读诗歌,要求掌握重难点字音,并请生来示范诵读重难点加红字音。
明确:金樽(jīn zūn )
停箸(tíng zhù)
太行(tài háng)
歧路(qí lù)
(四)细读释义
读准了字音,就为了解诗歌内容扫清了障碍。接下来,探究诗歌的内容。给大家一点儿时间,小组之间交流一下,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看能不能结合课下注释将文意疏通。如果同学内部不能解决的,请大家做上记号,等会儿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翻译时做适当的评判,不懂的字词用引导性的语言,带领
全班同学一起解决。)明确: 1.忽复:忽然再一次。举例《桃花源记》中“复前行,欲穷其林”。
2.直挂:笔直的挂着。
3.会有时:会,终究。举例杜甫诗三首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停杯投箸:杯子,筷子
5.长风:一直顺利的风
6.云帆:高高的帆
7.济:渡过
8.安:哪里,举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重难点字词释义后,请小组组长依次总结翻译诗句。
(五)品读涵咏
经过刚才的质疑,大家对诗句的意思应该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走进诗歌的内部.请同学们大声的自
由的诵读诗歌,多读几遍,并尝试着以“我从......诗句中,感受到了李白......的感情”为格式,边朗读边思考边细细的品味诗句,把你体会到的感情用词语批注在每行诗的旁边。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大声的,自由的诵读。
请生回答,并指导示范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再次品味诗歌。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明确:欢乐
这些东西都非常的贵,一斗酒值千钱,菜值万钱。那这么贵,是不是应该读得重一点。来,加重语气把这些读一读。恩,读得非常的好。来,我们一起,把这两个体现价值的短语读一读,斗十千,直万钱。
不仅仅价格贵,他们的器具也特别的高贵,是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这是一场极具奢华的盛宴。来,我们一起来加重语气,展现这场豪华的盛宴。
朗读指导:重读两个体现价值的短语,斗十千,直万钱
请生示范朗读
全体齐读感悟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明确:内心惆怅,茫然,苦闷,忧郁
诗人用了一连串的什么词来表现他的苦闷,对,这句话秒就秒在这几个动词用得非常的好。来,我们把这几个动词加上着重符号,自己读一读。
对于一个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这样一个五星级标准的盛宴,他竟然食不下咽,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放下。拔出宝剑,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那么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是抑郁苦闷的,那么人在抑郁苦闷的时候语速应该是怎样的?对,缓慢的。来,我们带着抑郁苦闷的语速把最后三个字读一读,心茫然,再慢一点,心茫然,还可以更慢一点,心茫然,来,带着我们的情绪整句来一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朗读指导:重读四个动词。
引导生放慢语速朗读“心茫然”。
生带着体会到的情绪齐读整句。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想干什么,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姜太公,伊尹等历史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召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的撵出了长安,仕途上如此不顺,正像欲渡黄河时遇到冰塞川,将登太行是遭遇雪满山。
朗读指导:理想,上扬的语调
阻碍,低沉而缓慢的语调。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明确:希望,期待
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姜太公,一个是伊尹。这两位古圣贤,和李白一样都是有才之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比图。古圣贤有才,李白也有才。古圣贤最初仕途不顺,李白也是。感觉李白和他们有着一样的际遇。但是古圣贤最后都得到了重用,而李白的未来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李白写他们是想干什么?对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想起古人,就又使他有了对未来的期待。
朗读指导:整句语调高昂
重复感受后半句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明确:失望,苦闷,彷徨,愤慨
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这几个句子和前面有所不同,哪儿不同?假如老师为了追求诗歌的句式一致,字数相同,把它改成“路修远兮穷且艰?青天大道知何边?”好不好呢?原句好还是改得句子好,说出你的原因。
明确:短句,反复,反问
是的,这四句节奏短促,用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此时的李白,为了自己的理想终于来到君王侧,然而只是昙花一现班,还没有来得及华美灿烂就已经凋谢结束了,不由得对自己的前途发出深沉的追问,多歧路,今安在?所以,我们读这四句的时候在情感的处理上得有所安排了,谁来给我们示范一下你的读法?
请多个生来朗读,并请生评价。
朗读指导:两个行路难,前轻后重,反问句读出质问苍天的语气。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明确:乐观、自信
这其中有一个典故。《宋书.宗悫》记载说,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现在我是宗悫的长辈,你做宗悫来回答我。汝有何志,乘长风破万里浪。(三遍三人)全班男生一遍,全班同学一遍。
李白把它归结为四个字,长风破浪。他的愿望会实现吗?哪几个字告诉你啦,会有时。终究,一定会有实现的那一天的。所以最后两句我们要读出李白豁然开朗的那种豪迈的气概。(引导再次诵读)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字一顿才可以读出李白对自己未来的这种坚定信心和无比的豪情。全班男生来一起读一遍这句诗,读出你们的男儿气概,全班一起来。
朗读指导:慷慨激昂,最后三个字一字一顿。
(五)竞读升华
经过刚才的梳理,诗人每一次回到现实,内心都是苦闷、悲愤、彷徨,每一次想到梦想又充满了期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者的情感在不停的跌宕起伏。现在请大家打开自己的情绪,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再一次的诵读品味诗歌。
请生来示范朗读,以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范读。并在诵读时予以一定的评价。
(六)齐读回味
请全体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带着感情齐读回味诗歌。(七)拓展提升
作业: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其一。
2. 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八、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盛宴期待自信
苦闷失望
九、教学反思
《行路难》描述的是诗人被“赐金放还”之后,京城好友为其设宴饯行时的场景。廿年颠沛,赢得天下诗名,终于得近天颜;理想近在咫尺时,却因不甘献媚于权贵而黯然被逐,其间的心理落差何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