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识庐山真面目
——例谈重拾整体感知有效策略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
“感知课文内容,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
——孙荻芬
“整体感知(感受)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
——钱梦龙
整体感知, 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
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抵制了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把握”;推翻了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面面俱到,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打破了“肢解式的模式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整体感知”的方式。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地通读、理解,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对文章有个整体的了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笔者综合多位名师案例,结合平时教学,效仿整体感知方法,总结了一些经验做法:
一、把人物“串”起来
有的课文篇幅较长,人物多,关系复杂,如果不理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存在困难。因此,如果能在感知全文时,正确地梳理人物关系,学生对文章梗概的把握就能了然于胸。
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跳水》一课,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这堂课整体感知,问题一:课文中有哪些角;问题二:角和角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支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同步板书,板书既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也为课文的分析提供了简单明白的线索,帮助学生顺利地认识文章的整体结构。
浙江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宁波市实验小学黄铁成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整体感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黄老师出示课文当中有关神的名字,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神跟普罗米修斯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然后请学生根据板书,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因为有了前面交流的基础,有了板书直接的帮助,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宙斯
普罗米修斯                    火神
                        赫拉克勒斯     
本人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的故事》时,也采用了这一方法。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出文中一共出现几个人物,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如下:
小红狐
                        熊警察 
小木偶                  兔姑娘
                        老奶奶
                        小女巫
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如下:
抢包  小红狐
                冤枉  熊警察 
小木偶          误会  兔姑娘
                误解  老奶奶
                帮助  小女巫
    学生根据板书的图示,结合关键词,将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很轻松地串连起来了:小红狐抢了小木偶的背包,熊警察冤枉他,兔姑娘、老奶奶误解他,最后小女巫帮助了他,给了他人类所有的表情。
二、把课题“围”起来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紧扣课题,充分挖掘课题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文内容,从而整体感知。特级教师薛法根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例:
师: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老师写课题。(“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
(生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谁来读?(生读课题)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题目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上边有一个双引号。
师:你有一个重要的发现。
生:必须两个字是用红笔写的。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
生:是为了强调一个人说话的语气。
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
请君入瓮的意思师: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放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划出带有生字的词,放声读课文,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生自学课文)
(出示生字词)
师:谁能在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爸爸        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爸爸低沉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爸爸意味深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5:爸爸坚持自己的建议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自己的话叫意见,并且应该在意见后加一个逗号。请你把这句话再说一次。
5:爸爸坚持自己的意见,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6:爸爸无可奈何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如果是无可奈何应该这样说了:你不放就不放吧。(众笑)
师: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这句话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课件出示:          ,爸爸        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快速默读课文。
(生默读课文。)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看法? 
1:在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的情况下,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这个学生说得结结巴巴,不太连贯。)
师:去掉“在”和“情况下”这几个词,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表达会更清楚。(学生去掉了这几个词,说得更连贯了。)
2:正当汤姆想违反规定,把大鲈鱼拖上岸的时候,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从爸爸的语气中听出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只好把鱼放掉。
师:你的记性真好,老师都没有你记得这么多。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3:正当汤姆高兴地把大鲈鱼钓上来的时候,爸爸坚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
只好无可奈何地把鱼放掉了。
师:“无可奈何”这个词用得好。
4:汤姆钓到鱼,心里乐开花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把鱼放回了大海。
师:小朋友,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薛法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断
薛老师抓住课题中的一个引号和“必须”一词做文章,利用课题引出三个问题: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说了之后怎么样?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开展对话,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寻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到答案的同时,也捕捉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就摒弃了以往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或不能抓住重点,或语言不够凝练,概括主要内容变成复述课文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初读课文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学生不但能概括出这篇课文的
主要内容了,也学会了这种方法,能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去概括叙事性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草船借箭》等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感知就不在话下。
三、把重点句“”出来
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都是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重点句。充分利用重点句,就能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也就掌握了复杂内容的钥匙,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一文时,就采用这种感知方法。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内含两篇小文章,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一篇文章,看看课文主要些什么?
生:主要写德国的林务官下达了一个命令,使得森林遭了秧。
师:你概括得很好,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说的意思在文中有一句话就概括了。
生:是的,文中有个过渡句,就是这个意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师:看来过渡句的作用不容小觑,不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时还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呢。
那我们综合刚才同学说的内容,表述得具体些。
生:林务官异想天开的“打扫森林”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抓住文章中的过渡句,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很好的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寻重点句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篇文章《人类的老师》,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浏览课文课文
生: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一句话就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师:真了不起,你学会了这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
课文中的重点句,有的揭示题旨,有的点明中心,有的概括内容,有的凝聚情感。重点句所处地位置也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
结。
于永正老师曾经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引领学生通过听故事、默读,快捷地到了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全文意思的中心句“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然后,又将中心句浓缩成了一个中心词“狐假虎威”。(恰巧,这一中心词是本课的课题)这一巧妙的引导方式,不仅直奔了课文中心,更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牵动了文本蕴涵的魂。
再如,我在教学《白鹭》一文时,根据文本的特点,让学生抓住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精巧、韵味无穷”,并让学生跟着书空“韵味”,然后学生齐读课文的首尾两句话。最后我适时地小结:“好长的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读成了两句话,这就是把课文读短了。还抓住了两个词‘精巧、韵味无穷’这就是读准了。”
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同样,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句,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执一而驭万”。
四、把思路“理”出来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可见理清思路的重要性。文章思路像人体的总血管、总神经。它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维轨迹。